[实用新型]一种医药用结晶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3730.0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7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金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龙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药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晶釜,尤其涉及一种医药用结晶釜。
背景技术
结晶釜是物料混合反应后,釜内需冷冻水或冷媒水急剧降温的结晶设备,其搅拌器的结构形式和物料出口形式,罐体内高精度抛光,以及罐体内清洗无死角的要求来满足工艺使用条件。现有的结晶釜基本都是使用夹套进行冷却,夹套换热面积不大,流体流动速度小,传热系数不高,从而导致物料降温不均匀,从而影响结晶形态。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药用结晶釜。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医药用结晶釜,包括釜体以及设置在釜体上下两端的进料管、出料管,所述釜体内部设置有结晶室,所述结晶室与釜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夹套,所述釜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釜体内部设置有结晶室,位于所述结晶室上端的夹套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嘴,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冷却室相连接,所述冷却室的一侧上安装设置有第一干冰室以及第二干冰室,所述冷却室另一端与所述夹套的下端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接。
3、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晶室内设置有浓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浓度传感器连接于设置在所述釜体上端的真空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室外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冷却室底部设置有水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冷却效率高,结晶效果好,提高了物料的降温均匀度和结晶均匀度;通过设置的第一干冰室、第二干冰室与冷却水循环水管等的配合对所需要的冷却水进行持续冷却,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的同时,使冷却水在釜体内循环冷却,既节约用水,又能循环冷却,一举两得;设置的观察窗便于随时观察结晶进展;冷却介质采用冷水,冷却效果佳,结晶效率更快;设置的浓度传感器和真空发生器便于整个结晶的控制;设置的保温层,能够有效保证冷却水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管;2、观察窗;3、浓度传感器;4、结晶室;5、釜体;6、夹套;7、出料管;8、真空发生器;9、喷嘴;10、保温层;11、第一干冰室;12、冷却室;13、第二干冰室;14、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医药用结晶釜,包括釜体5以及设置在釜体5上下两端的进料管1、出料管7,所述釜体5内部设置有结晶室4,所述结晶室与釜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夹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釜体5内部设置有结晶室4,位于所述结晶室4上端的夹套6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管,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嘴9,所述冷却水循环水管另一端与冷却室12相连接,所述冷却室12的一侧上安装设置有第一干冰室11以及第二干冰室13,所述冷却室12另一端与所述夹套6的下端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接。通过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循环水管的多重配合,使冷却水在釜体内循环冷却,既节约用水,又能循环冷却,一举两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结晶室4内设置有浓度传感器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浓度传感器3连接于设置在所述釜体5上端的真空发生器8。真空发生器8能产生真空,将釜体5内的空气吸出,使釜体5内形成真空,真空吸力使物料能从进料管1进入到釜体5内;当釜体5内的液体浓度下降时,浓度传感器3将信号传给真空发生器8,真空发生器8在釜体5内产生真空,液体从进料管加入到釜体5内;浓度高于浓度传感器界定值时,停止真空发生器8停止真空,进料停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釜体5外壁一侧还设置有观察窗2,方便随时观察反应进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室12外壁设置有保温层10,能够有效保证冷却水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室12底部设置有水泵14。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龙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池州龙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3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