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科用进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2752.5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敏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J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进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消化科用进食装置。
背景技术
当消化道发生疾病时,人体很难摄取食物,目前临床上只有采取静脉输入的方式解决,静脉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对人体所需养分供应远远不足,并且增加了病人的开支。临床上消化科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及喂水的主要通道是鼻饲和胃饲,一般需要1~2小时鼻饲依次,每次操作耗费护理人员较长的时间,若全部采用人工喂食,给医护人员增加极大的工作负担,而且药液容易洒落浪费,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省时省力的消化科用进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消化科用进食装置,包括上开口的食物储存筒、封盖食物储存筒的盖体、气体罐、气体净化装置、充气囊、净水罐、输送泵、三通,食物储存筒由沿从上到下方向依次连接的圆柱型部和圆锥型部构成,圆锥型部沿从上到下方向直径逐渐减小,食物储存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食物储存筒内部设置有安装有搅拌叶的搅拌轴,盖体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电机轴贯穿盖体后与搅拌轴连接,盖体上设置有气液导入管和流食导入管,气体罐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气体净化装置和充气囊,气体净化装置实现对气体的灭菌和净化,避免气体对食物造成污染或造成食物变质,充气囊的进气管上设置有仅允许气体进入囊体内部的单向阀A,充气囊的出气管上设置有仅允许气体排出囊体的单向阀B,充气囊的出气管连接三通的一个端口,净水罐的排水管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控制阀A和输送泵,输送泵的排水管连接三通的另一个端口,三通的第三个端口通过管路连接气液导入管,气液导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B,流食导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C,排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D,排料管连接喂食导管。
所述食物储存筒的下部安装有用于支撑食物储存筒的支架。
所述食物储存筒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部食物的电热膜。
使用时,通过流食导入管将流食装填入食物储存筒内,启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叶对食物储存筒内的流食进行搅拌,电热膜接通电源实现对食物储存筒内食物的加热,然后关闭控制阀C、控制阀A,打开控制阀B、控制阀D,通过反复挤压充气囊将经气体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气体充入食物储存筒,从而推动食物储存筒内的流食通过喂食导管实现对患者的喂食。喂食完毕后,关闭控制阀D,打开控制阀B、控制阀A,启动输送泵向食物储存筒内注入净水,并在搅拌叶片的作用下实现对食物储存筒内的清洗,清洗完毕后的废水经排料管排出,完成清洗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分保证了流食的质量,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实现了对患者进行流食的连续输送,采用加热膜对流食进行加热,避免了加热器与食物的直接接触,且加热膜热效率高,加热均匀;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可以充分搅拌流食以防止沉淀,便于患者顺利进食流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食物储存筒,2-盖体,3-气体罐,4-气体净化装置,5-充气囊,6-净水罐,7-输送泵,8-三通,9-排料管,10-搅拌轴,11-搅拌电机,12-气液导入管,13-流食导入管,14-单向阀A,15-单向阀B,16-控制阀A,17-控制阀B,18-控制阀C,19-控制阀D,20-支架,21-电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敏,未经李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菜刀、菜板紫外线杀菌器
- 下一篇:防泄漏可喂药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