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甘油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2742.1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姜岩;杨松;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6 | 分类号: | B21B27/0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油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厚板轧机的甘油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中厚板二辊轧机后部的甘油站主要是向机后的机架辊、锥辊及机后推床提供甘油润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供油压力不足而导致换向阀无法自动换向,每次检修更换给油器后均出现甘油泵压力上不去的情况,经现场排查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
1、由于该甘油润滑系统采用环形连接,即所有的给油器系通过给油软管和回油软管串联在一起的,位于两端的给油器还与主油管相通,从而形成了一个环路,造成在更换给油器及管件时极易出现串油现象。
2、换向阀采用二位换向阀,二位换向阀各油口之间密封主要依靠间隙密封,密封性能取决于二位换向阀阀口的封油长度,而二位换向阀的封油长度较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从而导致压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系统泄压,保证换向阀正常自动换向,满足润滑需要的甘油润滑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甘油润滑系统,包括甘油泵、换向阀、给油软管、回油软管及给油器,其特征在于,撤除主油管,将至少4个给油器进油端和回油端分别通过给油软管和回油软管串接在一起,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给油器另一侧封闭,甘油泵通过增设的溢流阀连接三位换向阀,三位换向阀给油端和回油端分别连接在处于中间位置的给油软管和回油软管上,在三位换向阀与给油软管和回油软管连接的管路上增设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甘油润滑系统,可避免系统漏油泄压,保证换向阀的正常自动换向,系统运行平稳可靠,消除了由于甘油元件的内泄造成供油压力不足及换向阀泄漏而导致的换向阀失灵现象,从而完全满足现场润滑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甘油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给油器1、给油软管2、回油软管3、压力表4、三位换向阀5、溢流阀6、甘油泵7。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甘油润滑系统系由给油器1、给油软管2、回油软管3、压力表4、三位换向阀5、溢流阀6、甘油泵7所组成。本实用新型首先是撤除了原有的主油管,环形连接改为了两头封闭、中间供油的串接方式。其次是将6个给油器1的进油端和回油端分别通过给油软管2和回油软管3串接在一起,并将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给油器1的另一侧封闭。甘油泵7通过增设的溢流阀6连接三位换向阀5,三位换向阀5的给油端和回油端分别连接在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给油器1之间的给油软管2和回油软管3上。同时,在三位换向阀5与给油软管2和回油软管3连接的管路上增设了压力表4,以便于随时检测油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拔机钳口
- 下一篇:一种轴承式轧丝机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