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向吸顶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2223.5 | 申请日: | 2015-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娜;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向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全向辐射,Schelkkunoff根据半波振子原理提出一种双锥天线模型。由于其自身的渐变结构形式和水平旋转对称的特点而具有天然良好的宽频带特性和全向特性。典型的双锥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两锥臂长相等且为有限长a,上下锥半锥角分别设为θ1和θ2。当θ1=θ2时为对称双锥;当θ2=90°时为盘锥,当θ2>90°时为同轴双锥;当上下两锥的对称轴不共线时,为偏轴双锥;当θ2=90°且为无限长金属平板时为单锥。单锥吸顶天线辐射方向小,且其低频段最大辐射方向集中在85°到90°范围内,而高频段的最大辐射方向在40°左右,导致高低频覆盖范围不一致。
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双锥结构的两种全向吸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全向吸顶天线,包括:单臂振子:包括一段空心柱1,一空心台锥2和一段馈电柱3;台锥反射盘:包括一圆形盘6,一段空心柱5和一空心台锥4;馈电及其他结构:使用同轴线与馈电接头7连接引入信号,馈电接头芯线与馈电柱3连接。台锥反射盘顶中心开圆孔,馈电接头安装其中,外层与台锥反射盘固定连接。馈电接头外层与芯线之间用聚氯乙烯等绝缘材料填充。具体的,其辐射体结构如下:在图1所示的双椎体基础上,将上下锥半锥角θ1和θ2都控制在90°以内,并且θ1≠θ2,在上椎体上方外加一个中空的圆柱体;下椎体锥高不等于上椎体锥高,并且在下椎体下方外加一个中空圆柱体。其对辐射体的馈电方式是将同轴线芯线和馈电柱连接,外导体与馈电接头连接,其中馈电柱做在上椎体下部,而馈电接头再与下椎体上部连接。其主要优化的辐射参数是增大天线在较高频段的辐射角,控制在60°以上,从而提升室内系统3G信号的覆盖质量。
图3所示的全向吸顶天线,包括:盖板1,外罩2,上锥子3,下锥子4,同轴电缆5、间隔片6,螺柱7、耦合振子8及固定螺母9,其辐射体结构如下:图中3,4,8为主体辐射结构,其在图1所示的双椎体基础上,将上下锥半锥角θ1和θ2都控制在90°以内,并且θ1≠θ2,加大上下锥的锥台半径,并在上下锥之间焊接连接片用以调节天线驻波。但是由于连接片的结构设计,使得天线辐射体的渐变结构以及对称都发生破坏,因此,天线的信号辐射会变得不均衡,体现在辐射参数上就是方向图圆度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向吸顶天线,用以满足覆盖不同频段信号的需求,并提高信号覆盖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向吸顶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为曲线锥柱结构,所述第二辐射体为曲线台锥结构,且第一辐射体的第一外轮廓曲线和第二辐射体的第二外轮廓曲线上至少一处曲线的曲率不为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之间通过线缆连接。
所述第一外轮廓曲线和/或第二外轮廓曲线为M级曲线结构,其中,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类圆柱体和类锥体,其中所述类圆柱体的外轮廓曲线或者所述类锥体的外轮廓曲线上至少一处曲线的曲率不为零。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位于所述类锥体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上表面之间的线缆连接。
所述类锥体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上表面为圆形,且所述类锥体的下表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上表面的直径。
所述类锥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过孔,所述线缆芯线与所述开孔焊接,所述线缆的外导体与所述过孔紧固连接。
所述第一外轮廓曲线和/或第二外轮廓曲线为N次曲线,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均为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均为水平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向吸顶天线,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分别采用曲线锥柱和曲线台锥的结构,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辐射体外轮廓曲线的曲率、锥角或者调整第二辐射体外轮廓曲线的曲率等来调整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由于增加了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调整点,从而能够满足覆盖不同频段信号的需求,并提高信号覆盖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巾架的固定螺丝
- 下一篇:紧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