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镁合金血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1612.6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祯;葛均波;沈雳;李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血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镁合金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日趋完善,介入性支架治疗已经成为介入心血管疗法的一种主要手段。血管介入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经血管途径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操作技术,已经成为治疗各种危险人类健康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支架种类很多,但是支架的材质多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等金属,这些金属支架都是生物惰性的,容易引起内膜增生、炎症反应等。为解决传统金属支架的局限性,采用可降解血管支架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金属支架存在的上述问题。镁合金因具有适宜的力学性能、组织相容性、低致栓性、低炎性等优点而成为可降解支架的优选材料。
传统技术中的镁合金血管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其在柔顺性和扩张均匀性等方面仍然存在欠缺,因而植入过程中对人体损伤比较大,会给临床的最终结果带来负面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张均匀性及轴向柔顺性较佳的镁合金血管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镁合金血管支架,所述镁合金血管支架为网状圆管结构,所述镁合金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沿轴向分布的主体结构杆,相邻的两个所述主体结构杆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杆均为弧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主体结构杆的轮廓线均为波浪线,相邻的两个所述主体结构杆中,其中一个所述主体结构杆的波峰或波谷与另一个所述主体结构杆的波谷或波峰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主体结构杆的波峰或波谷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主体结构杆的对应的波谷或波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连接杆沿周向间隔分布,沿轴向错位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浪线为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弦曲线或所述余弦曲线的节长为800μm~12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周向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弯曲方向相同;在轴向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弯曲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杆均为圆弧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弧长均为300μm~600μ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沿轴向分布的主体结构杆,相邻的两个主体结构杆之间通过弧形的连接杆连接,与传统的直线连接杆连接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弧形的连接杆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从而提高了镁合金血管支架的轴向柔顺性、径向支撑力和抗疲劳强度,能够实现镁合金血管支架的均匀扩张;同时,该镁合金血管支架在撑开后轴向缩短较小,利于手术中的定位,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该镁合金血管支架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血管支架一实施例的局部展开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血管支架,主要用于心血管等疾病的治疗。该镁合金血管支架为网状圆管结构,图1和图2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沿轴向分布的主体结构杆110,其中,相邻的两个主体结构杆110通过多个连接杆120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连接杆120均为弧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轴向是指镁合金血管支架的轴向,即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周向是指镁合金血管支架的周向,即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天一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1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