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易开启型密封装置的复合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1039.9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4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德熙;黄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5/44 | 分类号: | B65D3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启 密封 装置 复合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化包装软管,具体地说一种具易开启型密封装置的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复合软管是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出现,用来代替原来的铝管,由于其成本的优势,在日化包装中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2010年后,好多化妆品用包装也开始采用复合管代替原来的挤出管,来解决其成本和产品性能的问题;管口也一直采用单独工序铝膜封口,但铝膜封口存在密封泄露的风险;需开发一种直接注塑密封且易开启装置的复合软管,既能提高密封性和易于开启,还能减少单独封膜工序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易开启型密封装置的复合软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易开启型密封装置的复合软管,包括管肩和管身,管肩由管口部和连接部构成,连接部适配连接在管口部与管身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软管还包括易开启型密封装置;易开启型密封装置包括管口密封膜和拉环;管口密封膜密封连接在管肩的管口上,拉环连接在管口密封膜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易开启型密封装置还包括加强连接块;所述拉环通过加强连接块连接在管口密封膜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拉环连接在管口密封膜的顶面边缘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管肩和易开启型密封装置由聚乙烯胶粒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口密封膜的厚度为0.3-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管口部的外侧壁设有用于与软管盖连接的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设有易开启型密封装置,通过管口密封膜能够在复合软管未被使用时密封保护管身内的物料,能够达到复合软管的密封要求,而使用者通过拉环即能够快速、简易的掀起管口密封膜,并且,开启力符合易开启装置的标准,管口开启无残留;
第二,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密封强度≥0.1mpa;开启力为1.0~2.5kgf.c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易开启型密封装置的复合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易开启型密封装置的复合软管,包括管肩1、管身2和易开启型密封装置3。管肩1和易开启型密封装置3由聚乙烯胶粒一体注塑成型。其中,管肩1由管口部101和连接部102构成,管口部101的外侧壁设有用于与软管盖连接的螺纹,连接部102适配连接在管口部101与管身2之间。易开启型密封装置3包括管口密封膜301、拉环302和加强连接块303;管口密封膜301的厚度为0.3-0.5mm,其密封连接在管肩1的管口1a上,拉环302通过加强连接块303连接在管口密封膜301的顶面边缘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管口密封膜301能够在复合软管未被使用时密封保护管身2内的物料,使用者通过拉环302能够快速、简易的掀起管口密封膜301。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为复合片材-制管-注塑,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次复合是用聚氨酯胶水或者挤出淋膜三元共聚物树脂把外层材料(聚酯或者聚丙烯)和中间层材料(镀铝材料或者镀硅材料)粘结在一起,可以用干式复合工艺也可以用挤出复合工艺。选用参数为加工温度220-320°;放卷张力15-25kg;收卷张力20-35kg;复合压力4-6kg。
第二次复合利用挤出复合用聚乙烯树脂把第一次复合的材料和高强度材料(尼龙或者聚酯材料)粘结在一起,选用参数为加工温度220-320°;放卷张力15-25kg;收卷张力20-35kg;复合压力4-6kg。
第三次利用挤出复合用聚乙烯树脂把第二次复合的材料和内层材料(聚乙烯薄膜)粘结在一起,制成半成品。选用参数为加工温度220-320°;放卷张力20-30kg;收卷张力25-40kg;复合压力4-6kg。
第四次制成软管,可以用对接也可以用搭接做成相应的复合管;选用参数为高频能量30%-100%;冷却温度15-22°;压力2-5kg。
第五次把软管上注塑上管肩,选用参数为注塑温度200-260°;压力20-50bar;冷却温度10-20°。
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的性能,分别取10个样管,按下表1进行鉴定,并由此获得下表2所述的测试结果。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1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水瓶
- 下一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