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能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0418.6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7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曹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伏玉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732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动车 能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电动类车辆的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跨区域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因此,追求效率的人们对交通工具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因为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人们采用以电动车为主导的新能源交通方式。然而,众所周知,电动交通工具的推广,因受到充电难等因素制约,一直以来,推广的瓶颈得不到突破,而充电站、充电桩、快速充电器等电动车辅助充电设施,也存在耗时长、场地容量限制和电池寿命损耗加剧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以电能为能源的电驱动类车辆提供一套改进后的能源系统,在车辆能源电池电能耗尽时,能够通过快速更换能源电池的方式补充电能,达到节约时间、场地和方便远距离出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为电动车提供一套改进后的能源系统,包括结构改进后的能源仓,及与之结构相匹配的能源电池和能源保障系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能源仓通过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一侧为能源电池容纳仓(以下简称电池容纳仓);一侧为外接电源线、逆变器等零部件的部件容纳仓(以下简称部件容纳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能源仓中电池容纳仓与部件容纳仓接触的部分通过电源线使电池、逆变器等各部件衔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电池容纳仓部分在与部件容纳仓连接一端,设上下两片倾角隔板,使其形成贴合电池梭形头结构斜面的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电动车的电池容纳仓与部件容纳仓均在外侧设门,并设橡胶条、弹簧、销扣构成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能源输出孔位于部件仓的背上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能源仓的能源输出、输入线路固定于隔板上,通过绝缘防护触点与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电动车的能源电池附带两只嵌入式变角提把,一只位于能源电池中间偏前,一只居于能源电池尾端,方便能源电池更换时抓取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能源电池采取保险丝、充电器内置,能源的补给、供给交换线以进、出分开的方式,防高压充电器充电损伤电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电动车的能源电池前端为平头梭形结构,上下两边为斜面,方便快速装卸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在所述的能源电池有效工作范围内,设立能源电池更换站点,配备能源电池更换补给车,形成能源保障系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电动车的大灯等照明显示系统能源连线绕开中央控制器直接由能源电池供电,免去加电门时电压不稳大灯等显示器亮度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能源用尽现象时,可以通过更换能源电池的方式继续使用,省去充电环节,节省时间,能源电池的更换方便也使得配置本系统的电力车辆的远距离行使成为现实,杜绝了以往电动车辆只能绕着家转圈的现象。
二、本实用新型所设能源补给网点及能源仓的侧开门、斜面倾角结构以及电池的梭形头、变角提把、能源绝缘防护触点等设置使得能源续接、电池更换与以往产品相比省时、省力,轻松、便捷。
三、本实用新型能源仓的密封设置使得其与以往某些产品相比,短路几率更低。
四、本实用新型中能源电池的防高压充电器充电设置,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使电池的商业化租赁成为现实。
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不再像传统电动车辆加大电门时大灯等显示器亮度受影响,阴暗环境下不受干扰;工作状态良好,显示器等工作寿命也得到延长。
六、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能源更替比传统能源补换更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能源仓打开电池容纳仓仓门放入电池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能源仓打开双侧仓门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部件容纳仓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容纳仓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能源电池外部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能源电池尾部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人工操作状态下手柄移动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高压快充能源电池内部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伏玉,未经曹伏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0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 下一篇:全自动防风汽车遮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