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0318.3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4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告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告牙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电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电饭煲,均为单锅体,即单一煮饭锅体,加热方式是,置于锅体底部的发热盘通电加热,热量通过紧贴发热盘的锅体底部,传导至锅内被煮米水,以对锅内米水加热升温。再通过温控方式,使锅内米水经过煮饭、焖饭两阶段,最后达到生米煮成熟饭的目的,对煮饭、焖饭两阶段不同的温控调节方式,是各种电饭煲的不同功能卖点。
但此类电饭煲煮出的饭就是不香,经改进的煮饭加热方式也包括,在锅体外侧增加辅助加热带,即,在焖饭阶段,辅助加热带同时工作,以对锅体中的米饭形成底部和四周同时加热,以达到焖饭的目的。该种改进,仍由于控制加热的温控方式一定是断续工作的,很难达到对锅体米饭的均匀、连续、递次缓慢降温的焖制作用。因此,煲出的饭,仍然无法达到土灶大锅柴火焖煮饭的香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饭煲。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饭煲,包括外壳、以及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内锅、蓄热传导部件,所述内锅侧面与所述蓄热传导部件内表面接触,该新型电饭煲还包括对所述内锅和所述蓄热传导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外壳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热传导部件包括外锅,所述外锅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蓄热传导物质,所述内锅侧面与所述外锅内表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锅周侧部设有镂空部,所述内锅周侧部与所述镂空部位置对应,所述加热部件包括锅体发热底盘,所述锅体发热底盘与所述内锅底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锅底部与所述锅体发热底盘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部件还包括外锅发热部件,所述外锅发热部件与所述外锅侧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锅发热部件为外锅辅助发热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热传导物质为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盐为颗粒状粗食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锅及所述内锅均能从所述外壳内取出,所述外锅设有供取放所述蓄热传导物质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锅由蓄热和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饭煲具有焖煮饭功能,使锅体对米饭加热焖制足够均匀、且能够缓慢递次降温,使电饭煲煮出的米饭更香,接近农村土灶大锅柴火焖煮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饭煲,包括外壳1、以及置于所述外壳1内的内锅2、蓄热传导部件,所述内锅2侧面与所述蓄热传导部件内表面接触,该新型电饭煲还包括对所述内锅2和所述蓄热传导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外壳1内。
所述蓄热传导部件包括外锅3,所述外锅3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蓄热传导物质4,所述内锅2侧面与所述外锅3内表面接触。
所述外锅3周侧部设有镂空部,所述内锅2周侧部与所述镂空部位置对应,所述加热部件包括锅体发热底盘5,所述锅体发热底盘5与所述内锅2底部接触。
所述外锅3底部与所述锅体发热底盘5接触。
所述加热部件还包括外锅发热部件,所述外锅发热部件与所述外锅3侧面接触,其中,所述外锅发热部件为外锅辅助发热圈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该外锅3底部没有镂空部,即外锅3底部是锅底,锅体发热底盘5发出的热量通过外锅3底部将热量传导至内锅2底部;该实施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蓄热传导物质4为盐,所述盐为颗粒状粗食盐。
所述外锅3及所述内锅2均能从所述外壳1内取出,所述外锅3设有供取放所述蓄热传导物质4的开口,这样便于更换蓄热传导物质4。
该新型电饭煲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内的感温器7,所述感温器7与所述锅体发热底盘5的底部接触。
该外锅3由蓄热和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制成,内锅2为现有技术形状与材质的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告牙,未经陈告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0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式矩形锅
- 下一篇: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