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声压传感器固定与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0285.2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光辉;柳二猛;李一鸣;焦亚博;赵新赢;胡保华;丁伟健;杨健健;吴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工作面 声压 传感器 固定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与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采集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放顶煤声压信号的声压传感器固定与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能源领域优先主题中将“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确定为重点,因此实现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放顶煤开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一种趋势。在现有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采用收集放顶时垮落的煤、岩冲击液压支架后尾梁产生的声压信号作为基础进行研究,而综放工作面的工作环境恶劣、设备众多,声压传感器不易安装,因此声压传感器的固定与保护成为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目前,综放工作面煤岩识别研究领域的各相关研究人员均采用自制的简易安装装置来固定声压传感器,并没有相关专利与文献对其进行介绍。而其他领域对传感器的固定与保护虽有专利介绍,但无法应用于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声压传感器的固定与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安装方便的用于固定与保护采集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放顶时煤、岩垮落时的声压信号的声压传感器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声压传感器固定与保护装置,用于固定与保护采集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放顶煤声压信号的声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支撑板、磁性连接装置、抱箍、螺栓;所述金属支撑板设有孔、槽,强度、硬度、刚度要符合使用要求,且质量要适当;所述磁性连接装置一侧通过螺栓与金属支撑板相连,另一侧通过磁性与液压支架后尾梁钢板相连;所述抱箍用于将声压传感器固定在金属支撑板上;所述螺栓用于紧固。
2、所述的金属支撑板可根据需要进行长度及宽度的设定,从而安装一个及以上的声压传感器,同时金属支撑板的上部和侧面之间设有两个加强筋。
3、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可采用磁力吸座或磁性表座底座,同时磁性连接装置的磁力要满足使用要求。
4、所述的抱箍型号的选取要结合实际应用的声压传感器的半径同时抱箍的硬度、强度要符合使用要求,同时抱箍上应套有橡胶皮套,从而不易磨损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重量轻、体积小、硬度、强度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磁性连接,从而降低了安装难度;
(3)本实用新型可调节传感器与铁板的距离;
(4)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强,可用于有线、无线声压传感器以及有相似结构的传感器的固定与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 金属支撑板;2-抱箍;3、5-声压传感器;4-螺栓;6、7-磁力吸座;
1-1螺栓孔;1-2加强筋;1-3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固定与保护综放工作面放顶煤过程采集垮落煤、岩冲击液压支架后尾梁钢板时声压信号的声压传感器。
该装置包括金属支撑板1个、磁力吸座2个、抱箍4个、不同型号的螺栓、垫片若干、声压传感器2支。其中金属支撑板1的下部开有8个螺栓孔,金属支撑板的下部与侧部之间设有两个加强筋1-2,同时在金属支撑板1的侧部开有一个槽1-3。
声压传感器3、声压传感器5通过抱箍2、螺栓4固定在金属支撑板1;磁力吸座6、磁力吸座7通过槽1-3与金属支撑板1进行螺栓连接;金属支撑板1通过磁力吸座6、磁力吸座7与液压支架后尾梁钢板进行磁性链接,声压传感器3、声压传感器5与后尾梁钢板之间要间隔一定距离。
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通过槽1-3移动磁力吸座的位置,同时声压传感器3、声压传感器5与后尾梁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0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醛余热发电机组
- 下一篇:一种寒区隧道环向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