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互联网远程监控及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0077.2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志;邹伟;赵才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A61B5/04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远程 监控 诊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远程监控及诊断系统。
技术背景
通过移动设备和传感器捕捉人们的生理状态,如体力活动水平、血压、心跳、葡萄糖水平以及其他重要的生命指数,并将这些数据上传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中,供医生或个人随时随地进行调阅,从而让医生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早对疾病进行监控和预防。传统的健康监控模式包括日常监测、体检和看病这几大部分。日常监测通常是在家里完成的,家庭中经常备有的医疗监测设备包括:血压计、血糖仪、体重秤、体温计等,它们能帮助人们实现日常的健康监测。但这些设备通常是存放在家里,很少能随身携带,也就是说只能实现固定位置的健康监控,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的监测。体检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通常是一年一次,如果体检时发现问题再去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看病则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再找医生进行治疗,这是事后的补救,没有预防的作用。
传感器、3G无线和云计算这三大物联网技术的完美组合,将彻底颠覆我们传统的健康监控模式。因为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传递到手机上,而手机和传感器可以通过蓝牙进行连接,并且发送数据到后台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上,将实现无所不在的健康监控,让人们能够随时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远程监控及诊断系统,该系统将体温计、血糖计等生理参数监护仪器长期连续地监测出监护对象的各项生理参数,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送至远程监护中心服务器,远程中心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识别出疾病的早期信号、异常情况和监护对象健康状况的变化。本系统可实现对心电、血压、血氧、脉搏、呼吸、体温六项生理参数的监测。通过视频,社区远程监护中心可以实时观察监护对象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智能监护单元,智能监护单元由智能监护客户端、体温计、血糖计、脉搏血氧机、血氧机以及心电图机组成,所述智能监护客户端分别与体温计、血糖计、脉搏血氧机、血氧机以及心电图机连接;以及与智能监护客户端连接的社区监护中心,社区 监护中心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由GPRS智能通信终端通过GPRS网络一路经网关设备连接至Internet网络,再经Internet网络连接至通信PC机,另一路经GPRS通信机连接通信PC机;
通信PC机连接监控终端以及客户端,通过终端显示将信息显示。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GPRS通信机还与客户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和监护终端分别与终端显示连接;
优选的,所述终端显示为LED屏幕;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智能监护客户端、社区监护中心以及监控终端为计算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中的一种。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系统可以配合使用视频监护技术,在监护对象准许的情况下,对监护对象的身体状况进行远程观察,实时了解监护对象的身体状况,并结合其他生理参数数据,做出远程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和病人可以进行远程交互对话,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2、利用远程病理检查监护终端或者客户端,可把患者的病理切片传到专家端,病理专家为患者分析病理组织图,并出具病理诊断报告,为患者端主治医生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智能监护单元的组成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2,智能监护单元11,智能监护单元11包含智能监护客户端17、体温计12、血糖计13、脉搏血氧机14、血氧机15以及心电图机16,所述智能监护客户端17分别与体温计12、血糖计13、脉搏血氧机14、血氧机15以及心电图机16连接;以及与智能监护客户端17连接的社区监护中心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0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长时心电监测仪的背带
- 下一篇:煤直接液化循环供氢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