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CT触媒的护理隔尿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9460.6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庄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景勇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L15/40;A61L15/26;A61L15/46;A61L1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ct 触媒 护理 隔尿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用品,具体提供一种采用CT触媒的护理隔尿垫。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或者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小便只能借助插导尿管或通过使用隔尿垫来解决,可是长期使用导尿管容易合并尿路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即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又增加了医疗费用,故大部分长期卧床或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选择在床上大小便。大小便时选用床上专用便器,下面铺一个隔水中单和一次性隔尿垫应用,这样防止大小便、引流液及呕吐物将床单污染。如果频繁更换床单被罩不仅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护理工作量,也增加了很多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也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医疗资源。
而现有的隔水中单和一次性隔尿垫往往只具有隔尿的功能,透气性差,并且不具备抗菌除臭的功能,当患者大量出汗或者是被大小便浸湿后患者非常的不舒服,而且病床上还会弥漫大量臭气味,同时潮湿的环境还容易滋生病菌,另外还大大增加了压疮风险。而为住院患者尤其是为危重症患者或骨牵引等患者更换床单是一件繁重且风险性强的工作,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在更换床单的过程中又大大增加了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CT触媒抗菌除臭的护理隔尿垫。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采用CT触媒的护理隔尿垫,包括面层和位于面层下方的基材层,所述面层和基材层的边缘通过包边层进行固定,所述面层和基材层之间夹置有一抗菌除臭层,所述抗菌除臭层包括上下两层的竹炭纤维层和夹置在上下两层的竹炭纤维层之间的CT触媒层,且在所述竹炭纤维层和CT触媒层之间均匀嵌有复数个吸水性强的脱水凝胶颗粒。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基材层和包边层均采用具有隔水性能的橡胶层或塑料薄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面层为丙纶丝纤维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隔尿垫的形状为矩形,该隔尿垫的长度为:150cm-190cm,宽度为:70cm-100c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CT触媒层为表面涂覆有CT触媒材料的无纺布层。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方面为: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其内置有CT触媒材料,它是最新科技的环保材料,在不需要太阳光照射即可每天24小时运作,人体或环境散发的热能会令CT触媒里的结晶震动,从而引致电荷移动,导致氧化和还原反应,能提供连续分解臭味气体的功能,并且透过电荷移动能影响细菌细胞内的电子平衡,令细菌无法适应环境不能生长繁殖,从而能够有效预防该隔尿垫内液体积聚时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同时其利用竹炭纤维强大的吸附能力,能进一步提高其除臭效果,竹炭纤维比表面积大的特性还能加快液体的蒸发,另外使用吸水性强的脱水凝胶颗粒作为吸水材料,能够有效吸收住院患者的汗液和小便等液体,该隔尿垫表层采用吸水率极低且透气性能优异的丙纶丝纤维,可保持该隔尿垫表面的干燥舒适,从而使该隔尿垫起到良好的透气吸湿和抗菌除臭的效果,另外隔水的基材层和包边层可有效阻隔液体,有效防止弄湿床单,避免频繁地更换床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采用CT触媒的护理隔尿垫,包括面层1和位于面层1下方的基材层2,所述面层1为丙纶丝纤维层,所述面层1和基材层2的边缘通过包边层3进行固定,所述基材层2和包边层3均采用具有隔水性能的橡胶层,可有效防止液体渗透到床单上,所述面层1和基材层2之间夹置有一抗菌除臭层,所述抗菌除臭层包括上下两层的竹炭纤维层4和夹置在上下两层的竹炭纤维层4之间的CT触媒层5,所述CT触媒层5为表面涂覆有CT触媒材料的无纺布层,且在所述竹炭纤维层4和CT触媒层5之间均匀嵌有复数个吸水性强的脱水凝胶颗粒6,可达到蓄存汗液或尿液的目的,所述隔尿垫的形状为矩形,该隔尿垫选用的长度为:150cm,选用的宽度为:70cm,在本实施例中该隔尿垫的尺寸大小还可依据床的大小进行设计。
所述CT触媒材料的原理是以电荷移动粒子利用大气温度或红外线引发本身分子结构与污染粒子透过电荷移动,最后产生氧化及还原反应,将污染粒子结构分解,并可影响细菌细胞内的电子平衡,令细菌无法适应环境不能生长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景勇,未经庄景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9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