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8081.5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鑫渝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扶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器具,尤其是一种自动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的一些实验用品必须要悬空放置(竖直和水平)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同时有部分情况需要实验用品来回移动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它不仅能够实现物品的悬空放置,而且还能实现物品较大范围尺寸的夹持,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平板脱卸连接,所述平板垂直于底座;
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平板一端铰链接,所述平板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且与第一夹具螺纹连接;
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平板一端铰链接,所述平板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且与第二夹具螺纹连接;
伸缩装置,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管套、第一挡板、连接杆、第二挡板、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与第一挡板一侧固接,第一挡板另一侧与连接杆一端固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挡板一侧固接,第二挡板另一侧与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一挡板、连接杆、第二挡板和第二弹性元件穿装于管套;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平行放置,第一伸缩装置(2)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固接,且垂直于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二伸缩装置两端分别连接平板和第一杆件,第三伸缩装置两端分别连接平板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和第三伸缩装置与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在同一水平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套的材料选用软塑料制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它结构简单、易操作,不仅能够实现物品的悬空放置,而且还能实现物品较大范围尺寸的夹持,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回转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装置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与平板3脱卸连接,所述平板3垂直于底座1;
第一杆件4,所述第一杆件4与所述平板3一端铰链接,所述平板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且与第一夹具41螺纹连接;
第二杆件5,所述第二杆件5与所述平板3一端铰链接,所述平板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且与第二夹具51螺纹连接;
伸缩装置,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201、管套202、第一挡板203、连接杆204、第二挡板205、第二弹性元件206,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01一端与第一挡板203一侧固接,第一挡板203另一侧与连接杆204一端固接,连接杆204另一端与第二挡板205一侧固接,第二挡板205另一侧与第二弹性元件206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01、第一挡板203、连接杆204、第二挡板205和第二弹性元件206穿装于管套202;所述第一杆件4和第二杆件5平行放置,第一伸缩装置2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4和第二杆件5固接,且垂直于第一杆件4和第二杆件5,第二伸缩装置21两端分别连接平板3和第一杆件4,第三伸缩装置22两端分别连接平板3和第二杆件5,所述第二伸缩装置21和第三伸缩装置23与第一杆件4和第二杆件5在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管套202的材料选用软塑料制品。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前,所有弹性元件均处于无伸缩状态;
一、选用合适的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51,这时两个夹具可以是不同规格,根据物品实际需要放置的位置决定;
二、回转物品,假设需要物品向左偏移后自动回正,这时推动第二杆件5向左移动,直到弹性元件的极限,放开第二杆件5,通过弹性元件自动回正,这样不仅实现了物品回转,而且还通过弹性元件,达到回正的效果;
三、夹具的长短和两杆件中间的第一伸缩装置2是为满足不同尺寸的物品的夹持而设立的;
四、管套202选用软塑料制品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弹性元件的压缩效果。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鑫渝,未经张鑫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8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