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管人孔井休息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6885.1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杰;奚程磊;冯先导;陈鸿;吕勇刚;黄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管人孔井 休息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沉管人孔井休息平台。
背景技术
沉管管节沉放开始至沉放就位后端封门人孔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为方便施工人员进出该管节的舱体内部,一般需在管节顶板设置人孔检查井(简称人孔井)。国内人孔井多为钢圆筒形状,可以阻挡外部水进入管节内,同时设置有可供施工人员攀爬的爬梯,内径一般大于1.2m。当沉管埋设较深时,人孔井的高度相应增加,施工人员攀爬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国内人孔井内除爬梯外一般不再设置中间休息平台,主要是考虑休息平台会明显侵占人孔井的内部通行空间。
所以在现有的沉管隧道施工领域中,沉管人孔井中还没有即能够提供给施工人员休息,同时又不影响通行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沉管人孔井中既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休息同时又不影响人孔通行的沉管人孔井休息平台。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管人孔井休息平台,包括:
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支座连接在人孔井壁上,所述平台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铰支座铰接,所述平台板沿转动的径向方向设有滑槽;和
撑杆,所述撑杆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支座连接在所述人孔井壁上,所述第二铰支座位于所述第一铰支座的下方,所述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铰支座铰接,所述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当所述撑杆的顶端滑动至所述滑槽的顶端时,所述平台板处于下放状态;当所述撑杆的顶端滑动至所述滑槽的底端时,所述平台板处于收起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挂钩和套环,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人孔井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铰支座的上方;所述套环设置在所述平台板的顶端,用于在所述平台板收起时套设在所述挂钩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支座、第二铰支座以及挂钩均预埋设置在所述人孔井壁上。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撑杆为两根,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两根所述撑杆的顶端之间,所述连接杆插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撑杆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管人孔井休息平台,包括平台板和撑杆,平台板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支座连接在人孔井壁上,平台板的底端与第一铰支座铰接,平台板沿转动的径向方向设有滑槽;撑杆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支座连接在人孔井壁上,第二铰支座位于第一铰支座的下方,撑杆的底端与第二铰支座铰接,撑杆的顶端与滑槽滑动连接,当撑杆的顶端滑动至滑槽的顶端时,平台板处于下放状态;当撑杆的顶端滑动至滑槽的底端时,平台板处于收起状态。本休息平台的平台板可在需要使用时下放,供施工人员休息,在不需要使用时可收起,不影响人孔井的通行,使用和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沉管人孔井休息平台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平台板;2、撑杆;3、套环;4、挂钩;5、第一铰支座;6、第二铰支座;7、人孔井壁;8、内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管人孔井休息平台,包括平台板1和撑杆2平台板1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支座5连接在人孔井壁7上,第一铰支座5预埋设置在人孔井壁7上,平台板1的底端与第一铰支座5铰接,平台板1沿转动的径向方向设有滑槽,滑槽横向贯穿于平台板1的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6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发动机油底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