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外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6842.3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韩希芬;曹慧红;赵锐瑾;孙秀珂;杨爱青;靳宝霞;肖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希芬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入 中心 静脉 导管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院使用的医疗用具,涉及一种静脉导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997年PICC引入中国,目前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如自由进出体内是造成导管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导管固定不牢致导管脱出是导管移位的原因之一;文献报道PICC导管脱出的发生率为5%----31%,PICC导管脱出后轻者可影响患者的治疗,重者可影响导管的正常使用而致非正常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存在护患纠纷的隐患。因此PICC导管如何妥善安全固定,防止导管脱出成为置管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近年来乳腺癌患者呈上升趋势,术后大都需化疗,因乳腺癌患者化疗周期长,一般4--8疗程,且只能在健侧上肢输液,所用化疗药刺激性大,一旦外渗可引起组织坏死,因此95%的乳腺癌患者化疗时置有PICC导管。乳腺癌患者99%为女性,而且较年轻化,置管后对导管固定要求更高,不仅美观,还要舒适牢固。目前临床上导管固定方法有多种,但导管敷贴外固定方法少,传统的导管敷贴外固定有马美桂提倡用弹力丝袜筒置于肝素帽下端透明贴膜上端的肢体上外固定PICC导管。此方法虽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经济使用,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弊端,因弹力丝袜质地柔软,上下端易卷边,变形而且易破,长期应用起不到固定作用,肘上置管时因上下臂围不同,还可引起血流不畅、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外固定带(简称PICC袖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固定带的主体为缝合在一起的不同织物的外层袖带和内层袖带,其右端边缘设置一排固定挂钩,左端外层袖带表面对应设置三排固定挂钩环,固定挂钩环的排列线呈上左下右倾斜状,外层袖带表面均匀散布透气孔,内层袖带的厚度小于外层袖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PICC袖带包裹在肘上静脉导管敷贴外,患者穿脱衣服,上臂活动不易牵拉导管,而且此袖带不易卷边变形,质地有弹性,松紧适宜,透气性好、方便实用、美观大方、可减少并发症,防止脱管。深受广大患者喜爱,特别是为乳腺癌患者增加了美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固定带的主体为缝合在一起的不同织物的外层袖带1和内层袖带2。两层袖带均使用带有松紧性的织物面料,其中外层袖带1主要起到固定作用,内层袖带2使用柔软织物面料,对皮肤富有亲和力,长期使用能保持患者皮肤健康。
右端边缘设置一排固定挂钩5,左端外层袖带1表面对应设置三排固定挂钩环4,固定挂钩环4的排列线6呈上左下右倾斜状。三排固定挂钩环4针对不同体型病人选择使用。固定挂钩环4的排列线6呈上左下右倾斜状的作用是挂钩闭合时更加适合人体上臂的形状,使患者感觉更舒适。
外层袖带1表面均匀散布透气孔3,增加了袖带整体透气性。
内层袖带2的厚度小于外层袖带1,充分发挥两层袖带的不同作用,达到患者长期安全使用,无副作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希芬,未经韩希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6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