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6691.1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易平;翟重阳;张安定;程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ype 插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轻薄短小,这样对电子的零组件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连接器行业首当其冲成为产品结构小型化的其中一员。
USB Type C接口(包括公口和母口)、数据线均不兼容现有的任何类型,但是官方会额外设计转接设备,以兼容现有设备。USB Type-C的最大特点是,虽然开口部分的尺寸与安卓智能手机及平板计算机标配的Micro-B连接器一样小,但支持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40G bit/秒。Type-C插孔的开口尺寸约为8.3mm×2.5mm(Micro-B约为7.5mm×2.5mm)。可承受达到连接器产品水平的1万次插拔。另外,Type-C还支持较以往提高了供电能力的“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 (USB PD)”。USB PD根据可供给的电力设定了10W、18W、36W、60W、100W五级规格。Type-C连接器支持100W(20V、5A)的供电。
一般Type-C的插头连接器采用塑胶插针式结构的端子设计,然而,由于新一代USB Type 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对机械性能要求更高,若采用原有在绝缘本体上以插针方式设置端子结构则容易生产出端子变形或移位等不良产品,制造难度大,产品品质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小尺寸的插头连接器要求其零部件的定位更精密可靠,否则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连接时容易造成错位导致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可优化产品结构,定位精确,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包括金属屏蔽壳体、绝缘本体、扣爪、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包覆在绝缘本体外,所述绝缘本体正反面上设有12对端子槽用于容纳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的导电端子,并在所述端子槽的上方设有两对定位孔,所述绝缘本体两侧壁上设有与扣爪相配合的卡槽;
所述扣爪包括扣爪主体和一对爪臂,所述爪臂与绝缘本体上的卡槽扣合,所述扣爪主体上设有与绝缘本体定位孔对应的安装孔和凹陷部,所述安装孔和凹陷部形状不同;
所述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分别设有对应于安装孔和凹陷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通过定位孔、安装孔和凹陷部使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扣爪和绝缘本体配合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扣爪主体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凹陷部a、安装孔a、安装孔b和凹陷部b,所述凹陷部a和凹陷部b为方形缺口,所述安装孔a和安装孔b为圆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端子模组包括上绝缘载体以及与上绝缘载体一体成型的上排导电端子,所述下端子模组包括下绝缘载体以及与下绝缘载体一体成型的下排导电端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绝缘载体上设有分别与凹陷部a和安装孔b对应的定位柱A和定位柱C;
所述定位柱A为方柱,所述定位柱C为圆柱。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绝缘载体上设有分别与安装孔a和凹陷部b对应的定位柱B和定位柱D;
所述定位柱B为圆柱,所述定位柱D为方柱。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中的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向下凸伸至绝缘本体内的上接触部,所述上接触部用于和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导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中的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上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用于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中的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向上凸伸至绝缘本体内的下接触部,所述下接触部用于和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导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中的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下安装部,所述下安装部用于表面焊接至外部电路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椭圆形的对接端口,所述对接端口用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配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6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装配精度的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
- 下一篇:倒车雷达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