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柱对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6644.7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7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吴志勇;韩宗正;孟雪;尹剑峰;王培凇;王德伟;孟月月;周晓丹;邓红涛;王奇;李鹏日;徐枫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24 | 分类号: | E21B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扣装置,尤其是用于膨胀筛管对扣的一种管柱对扣装置。
背景技术
膨胀筛管防砂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机械防砂技术,其特点是筛管膨胀后紧贴井壁,筛管与套管之间没有砂环,实现“零环空”的作业或防砂要求,能够防止地层砂运移,起到增加抗地层剥落与坍塌的能力,保护地层砂骨架,确保地层原有渗透率及过流能力不变,增大完井内径,具备良好的完井及防砂效果。为了降低作业中筛管膨胀所需的压力,膨胀筛管的基管以一定的参数进行割缝,在对扣的时候,如果扣斜,强制上扣很容易造成膨胀筛管的扣型变形、损坏螺纹,导致筛管膨胀不均匀,降低管柱的连接强度,在打捞筛管的时候还可能引起管柱脱扣,上大修作业,影响膨胀筛管防砂技术的推广,提高作业成本,因此膨胀筛管的对扣非常重要。
目前,在现场施工作业中,起下筛管主要用的是吊卡,筛管的上扣、卸扣、以及对扣工作主要是靠人工控制,一次对扣成功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柱对扣装置,能够避免扣型没对准而导致的螺纹损坏,提高对扣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柱对扣装置,所述管柱对扣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呈半圆筒形,由第一半圆套和第二半圆套轴向连接构成;第二本体,呈半圆筒形,由第三半圆套和第四半圆套轴向连接构成,所述第二半圆套与所述第四半圆套相对扣合,并构成固定第一管柱的圆筒形固定部,所述第一半圆套与所述第三半圆套相对扣合,并构成将第二管柱轴向对准所述第一管柱的圆筒形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开口端为用于引导所述第二管柱进入的引导孔;锁紧部和枢接件,所述第二半圆套的右侧边与所述第四半圆套的左侧边通过所述枢接件枢接,所述第二半圆套的左侧边与所述第四半圆套的右侧边通过所述锁紧部能分离地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半圆套的右侧边设有第二上凸部,所述第四半圆套的左侧边设有第四下凸部,所述第二上凸部与所述第四下凸部轴向对接,所述枢接件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上凸部和所述第四下凸部;所述第二半圆套的左侧边设有第二下凸部,所述第四半圆套的右侧边设有第四上凸部,所述第二下凸部与所述第四上凸部轴向对接,所述锁紧部能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四上凸部,并能通过伸入所述第二下凸部内将所述第四上凸部与所述第二下凸部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锁紧部包括插接件和套设于所述插接件外的弹性元件,所述第四上凸部内沿轴向设有贯穿孔,所述插接件和所述弹性元件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内,所述插接件的一端为能够伸入所述第二下凸部内的伸入端,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为能定位在所述第四上凸部上端部的伸出端,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所述插接件的伸入端,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所述第四上凸部,所述插接件的伸入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伸入所述第二下凸部内将所述第四上凸部与所述第二下凸部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插接件一端的外壁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环形凸台,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所述环形凸台;所述贯穿孔在远离所述第二下凸部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抵靠部,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所述抵靠部。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插接件的伸出端设有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插接件外,并与所述插接件相螺纹连接,所述螺母能抵靠在所述第四上凸部的上端部对所述插接件定位。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插接件的伸出端设有拔销,所述拔销与所述插接件构成L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枢接件为销钉,所述销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上凸部和所述第四下凸部。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半圆套与所述第三半圆套在径向具有间隔。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引导孔为锥形孔,所述引导孔的内径由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的管柱对扣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管柱为膨胀筛管,所述第一管柱为与所述膨胀筛管相配合的接箍。
本实用新型的管柱对扣装置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管柱对扣装置,采用半圆筒形的第一本体和半圆筒形的第二本体相对扣合,形成圆筒形结构,其固定部能固定第一管柱,其导向孔将第二管柱扶正并引入导向部,即可使第二管柱的公扣对准第一管柱的母扣,能够避免扣型没对准导致的螺纹损坏。
2、本实用新型的管柱对扣装置,第一本体的一侧与第二本体的一侧由枢接件相枢接,第一本体的另一侧与第二本体的另一侧通过锁紧部能分离地相连接,操作简单,便于安装和使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6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