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型鼓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5970.6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西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5/08;F04D29/4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鼓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强型鼓风机。
背景技术
鼓风机的鼓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气口吸入到壳体内,在壳体内产生气压并从出气口中喷出,从而实现鼓风效果。现有技术中,电机是唯一的动力,既要负责将气流吸进壳体,又要驱动气流从出风口排出,不但负荷大,而且难以控制气流,风力衰竭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鼓风机动力单一,负荷大,控制力弱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型鼓风机,包括壳体、电机、进风口、出风口和扇叶,电机安装在壳体的侧部,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扇叶位于壳体的内部,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壳体上设有蓄能壳和流通壳,蓄能壳内设有吹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流通壳和蓄能壳分别连接在壳体侧部的前后两端,组合成“凸”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流通壳采用弧线与壳体连接,出风口连接在流通壳的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吹风机嵌装在蓄能壳的尾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壳体侧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凸”形结构的流通壳和蓄能壳,流通壳采用弧线与壳体连接,蓄能壳的尾部嵌装有吹风机。工作时,电机驱动扇叶旋转,负责将空气吸进壳体内,一部分偏向流通壳,进入出风口,另一部分继续向前直行,吹风机位于直行气流的侧部,负责改变直行气流的方向,驱向流通壳,与前一部分气流汇合,一起从出风口排出,电机和吹风机各司其职,分工配合,提高了对气流的控制力,大大提高了鼓风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壳体,2. 电机,3. 进风口,4. 出风口,5. 扇叶,6. 蓄能壳,7. 流通壳,8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一种加强型鼓风机,包括壳体1、电机2、进风口3、出风口4和扇叶5,电机2安装在壳体1的侧部,进风口3和出风口4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端,扇叶5位于壳体1的内部,连接在电机2的转轴上,壳体1上设有蓄能壳6和流通壳7,蓄能壳6内设有吹风机8。流通壳7和蓄能壳6分别连接在壳体1侧部的前后两端,组合成“凸”形结构。流通壳7采用弧线与壳体1连接,出风口4连接在流通壳7的外端。吹风机8嵌装在蓄能壳6的尾部。
在壳体1侧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凸”形结构的流通壳7和蓄能壳8,流通壳7采用弧线与壳体1连接,蓄能壳6的尾部嵌装有吹风机8。工作时,电机2驱动扇叶5旋转,负责将外界空气吸进壳体1内,使一部分空气偏向流通壳7,进入出风口4,另一部分继续向前直行,吹风机8位于直行气流的侧部,负责改变直行气流的方向,驱向流通壳7,与前一部分气流汇合,一起从出风口4排出,电机2和吹风机8各司其职,分工配合,提高了对气流的控制力,大大提高了鼓风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西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西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5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垃圾箱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U盘存储功能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