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5783.8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乐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4 | 分类号: | B60G2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调式 扭力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在半挂车悬架上的可调式扭力拉杆。
背景技术
车辆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的作用是提高车子自身整体的刚性,在高速过弯时提高稳定性,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安装的位置是位于悬挂系统前支架、中支架和底托之间,也就是说用两根有足够刚性和韧性的金属杆会对悬挂弹簧起到一个牵拉的作用,它会拉着整个板簧,以至于板簧与支架连接处不被卡断从而在过弯的时候提高了稳定性。如图1所示,现有的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包括连接杆和连杆接头;所述连杆接头包括可调拉杆头、套管、包胶体和包胶体衬管;所述可调拉杆头、套管、包胶体和包胶体衬管依次紧固套接相连;可调拉杆头上设有支耳,两个连杆接头通过支耳和紧固件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相连。
现有的悬挂可调式扭力拉存在如下问题:1、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可调拉杆头均为整体铸造的铸钢结构,由于铸钢的材质控制难度较大,特别是S、P经常达不到要求,再加上受环境的温度、湿度、工艺等条件影响,铸钢件的化学和物理性能的稳定性不高是业界公认的,因此铸钢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容易出现断裂。2、通过紧固件进行锁紧固定时,存在需要付出较大的力才能克服掉可调拉杆头受压时的反作用力将其与连接杆锁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稳定性更可靠而且连接更加牢固的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包括连接杆和连杆接头;所述连杆接头包括可调拉杆头、套管、包胶体和包胶体衬管;所述可调拉杆头、套管、包胶体和包胶体衬管依次紧固套接相连;所述可调拉杆头的材质为碳素钢;所述可调拉杆头顶部的圆环由两个对称的圆弧通过焊接固定而成。所述连杆接头的可调拉杆头的侧边设有涨紧槽;所述连接杆和连杆接头通过卡箍和紧固件固定相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调拉杆头采用碳素钢板作为材料,将以前整体铸造的铸钢结构改进为下料冲压成形且包裹焊接。1、由于碳素钢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比较稳定,再加上可靠的设计,使本特征机构具有稳定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寿命,更加符合本产品使用环境和要求。2、取消了可调拉杆头上的支耳,并采用了冲压工艺,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成效率。3、采用卡箍的方式,形变仅仅来自于卡箍,这样的方式使得固定时更加省力省事。4、使用卡箍在紧箍时对于可调拉杆头紧固作用更加直接,使得连接杆和连接接头的固定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可调拉杆头面接触;且卡接在卡箍的接口处。采用上述设计等于在连接杆和连接接头之间增加了一个缓冲区域,当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受到高速运行的汽车振动时,缓冲掉一部分应力,使得卡箍能够牢牢地将连接杆和连接接头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装配完成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的可调拉杆头冲压下料后翻卷焊接前的示意图;
其中:1、连接杆,2、连杆接头,3、卡箍;4、限位条,21、可调拉杆头,22、套管,23、包胶体,24、包胶体衬管,25、紧固件,211、涨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悬挂可调式扭力拉杆,包括连接杆1、连杆接头2、卡箍3和限位条4。所述连杆接头2包括可调拉杆头21、套管22、包胶体23和包胶体衬管24;所述可调拉杆头21、套管22、包胶体23和包胶体衬管24依次紧固套接相连。所述可调拉杆头21由碳素钢冲压下料后,经翻卷焊接而成,所述连杆接头的可调拉杆头21的侧边设有涨紧槽211;所述连接杆1和连杆接头2通过卡箍3和紧固件25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条4采用工字形,工字形的限位条4与可调拉杆头21进行面接触;且卡接在卡箍的接口处,卡接之后限位条4两端的横条恰好能够将卡箍卡住,防止振动时限位条4滑出,采用工字形的方式只是一种优选的方案,当然限位条还可以直接采用条状,这时因为设置限位条的目的主要是增大摩擦力,防止卡箍与套管由于振动而产生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乐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乐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5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空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储、释能式汽车恒力悬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