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逆流的电子输注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55168.7 | 申请日: | 2015-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汤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流 电子 输注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输注泵。
背景技术
电子输注泵是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医疗器械,其治疗效果佳,使用方便,可使得药液的滴速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在药液输注过程中,尤其是药液即将用完之时,静脉血液压力大于药液输注压力,很容易导致药液逆流的情况,非常危险。尽管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带有电子称重功能的、具有报警能力的电子输注泵,可以通过称重的方式来监测药液的重量是否降低到警戒值,但是成本昂贵,并且一旦电子称重系统受损不发挥作用时,危险仍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逆流的电子输注泵,使其能防止药液的逆流,并且结构设置灵巧,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逆流的电子输注泵,包括泵体、导管,所述泵体的外部安装有储存药液的储液罐,所述导管进液端与储液罐出液端连通,所述泵体还包括使得储液罐输液的传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的动力装置以及控制电路,所述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导管的管路上按照输液方向依次连通有圆管状的第一药囊、第二药囊,所述第一药囊输液端与第二药囊进液端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药囊输液端的外周面贴合第二药囊进液端的内周面,所述第二药囊上设有紧靠其进液端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小端连着第二药囊进液端;所述第一药囊输液端与第二药囊进液端的套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与第一药囊输液端延伸方向一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临第一药囊的一端固定有与导向杆垂直的挡杆,所述导向杆临第二药囊的一端固定有与导向杆垂直的、直径小于第二药囊进液端内径的、并且直径大于第一药囊输液端内径的圆薄片;所述第一药囊输液端处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有与之同轴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可活动地穿过导向孔;输液时,所述挡杆靠在第一药囊输液端处的环状凸缘上,并且圆薄片的位置与第二药囊的锥形部相对应。
输液时,带有一定压力的药液通过导管先进入第一药囊的内腔,然后药液经过第一药囊输液端并将圆薄片冲开,药液进入第二药囊内,圆薄片在药液的冲击作用下带动导向杆向输液方向运动,其运动轨迹由导向孔控制,当导向杆带动挡杆顶住第一药囊输液端处的环状凸缘时,整个单向阀停止向输液方向运动,圆薄片的位置与第二药囊的锥形部相对应,使得圆薄片的边缘与锥形部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以便药液通过。
当产生逆流情况时,药液从第二药囊向第一药囊方向流动,圆薄片受逆流顶力作用向第一药囊输液端运动,可使得圆薄片能够封住第一药囊输液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单向阀的方法来防止药液逆流现象,并且单向阀的结构非常灵巧,使得输液过程非常顺畅,并且产生逆流时圆薄片能够及时地阻挡住第一药囊输液端,切断药液逆流线路,彻底防止医疗事故的产生,安全性极佳;该结构制造与使用非常方便,结构轻便,制作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杆的两端均设有可勾住环状凸缘的卡钩。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挡杆的阻挡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逆流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中:1泵体,2显示屏,3控制面板,4储液罐,5导管,6第一药囊,7挡杆,7a卡钩,8导向杆,9导向块,9a导向孔,10第二药囊,10a锥形部,11圆薄片,12横杆,13环状凸缘,1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5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