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栽培中水循环的落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4532.8 | 申请日: | 2015-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陶虹宇;高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中翎高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陈强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栽培 中水 循环 落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土植物栽培种的起到水循环作用的落水结构,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年社会,随着房地产的持续大规模开发,可耕种土地日益减少;可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可耕种土地的减少与粮食的激增形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此,人们研发了无土栽培技术,以降低对土地的依赖;
在无土栽培技术中,工厂化的多层架构的植物工厂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植物工厂中,采用营养液对植物提供养分,常规的做法是将植物根系全部浸润在营养液中,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对营养液的需求,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需要增加支架的强度和承重能力,以适应大量营养液带来的重量;为此需要采用流动供液的方式对植物提供养料,但是此时缺乏相应的落水结构,在保证流动的同时,确保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保证营养液缓慢流动的植物栽培中水循环的落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植物栽培中水循环的落水结构,所述落水结构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底部的落水管和虹吸管,所述落水管插置于栽培槽内,所述虹吸管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底部的直管段,该直管段上连接有虹吸头,所述虹吸头为一管状结构,该虹吸头位于栽培槽内的顶部开口端上压置有压盖,该压盖为一倒置的桶状结构,上述虹吸头的顶部开口压合在压盖底部桶底上,且虹吸头的管壁靠近压盖底部处设置有多个吸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虹吸管的设置,使得水流缓慢的溢流至下方,从而在保证水流的同时,确保植物有充足的时间对养分进行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栽培中水循环的落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栽培中水循环的落水结构中的虹吸头。
其中:
落水管1、虹吸管2;
直管段2.1、虹吸头2.2、吸孔2.3、压盖2.4;
栽培槽10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植物栽培中水循环的落水结构,所述落水结构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101底部的落水管1和虹吸管2,所述落水管1插置于栽培槽101内,该落水管1为普通落水管,起到防溢流的作用,当虹吸管2没有正常启动时,可通过该落水管1对营养液进行导流;所述虹吸管2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101底部的直管段2.1,该直管段2.1上连接有虹吸头2.2,所述虹吸头2.2为一管状结构,该虹吸头2.2位于栽培槽101内的顶部开口端上压置有压盖2.4,该压盖2.4为一倒置的桶状结构,上述虹吸头2.2的顶部开口压合在压盖2.4底部桶底上,且虹吸头2.2的管壁靠近压盖2.4底部处设置有多个吸孔2.3,上述虹吸头2.2和压盖2.4构成以虹吸结构,营养液通过吸孔2.3进入虹吸头2.2后流入到下层栽培槽101内,且上述落水管1的顶部与虹吸管2的压盖2.4顶部相齐平,从而使得落水管1和虹吸管2起到双保险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中翎高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中翎高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4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雾栽培技术的培养箱
- 下一篇:双路随水施肥优化控制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