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手动双动力千斤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53988.2 | 申请日: | 2015-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益;李小成;郑大林;周晋华;肖长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华益工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手动 动力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具体是气动手动双动力千斤顶,一种空气为动力或人工手动为动力,二者兼容可选择使用的多种吨位的液压千斤顶。
技术背景
气动手动双动力千斤顶用于车辆的维修、检测(有空气压缩机),现有一般千斤顶采用手动增压装置,只能用人工手动作为动力,速度慢、耗力、耗时、吨位小。目前有一种气动液压千斤顶是利用压缩气体作为动力,由气动推动液压,液体增压与伸缩式液压缸组合而成的一种举升设备,具有设计精巧、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省时、省力、举升吨位大等多种特点,但在无外在动力没有气源时气动液压千斤顶就不能使用,这给车辆维修时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省时、省力、举升吨位大、车辆维修方便的集手动、气动两种方式于一体的气动手动双动力千斤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气动手动双动力千斤顶,包括底座、液压顶升装置、手动增压装置、卸油阀、溢流阀、手提环,其特征在于,底座中部设置液压顶升装置安装工位槽,底座一端设置手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底座另一端设置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手动增压装置安装在手动增压装置工位槽上,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在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上,液压顶升装置安装在液压顶升装置安装工位槽上;底座内设置进油道,回油道。
所述手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内设置进油孔、回油孔。
所述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内设置进油孔、回油孔。
所述气动增压装置上部设置进气口,下部设置油泵,油泵一端通过油道连接油箱,另一端连接进油孔。
所述气动增压装置内设置回位弹簧。
所述手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内工位槽深3-5mm。
本实用新型集手动、气动两种方式于一体的液压千斤顶,适用范围广,在无气源状态和任何环境下同样使用,工效高,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保留着手动操纵的千斤顶的功能而便于在无气源条件下可以手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将气动增压泵与千斤顶活塞油缸通过一个完整的油路气路阀块(底座)连接一起,优点:不容易漏油,增加了千斤顶下底面与地平面接触面积,保证了质量,更安全更稳定及更高的适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特点:1.增加了千斤顶工作时对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2.油路通过底座连通,避免了漏油及减少了油管、油管接头等液压辅具件所导致的常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广泛用于流动性起重,特别适用于拖拉机;载货中轻型汽车;重型汽车;大巴客车;工程机械;超载车辆等交通运输业,维修维护保养使用。
本公司现已成功研发出:20吨;30吨;50吨;70吨;90吨;100吨等系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底座(油路阀块)结构图
图3气动增压装置(气动增压部分)结构图。
如图1—3所示,一种气动手动双动力千斤顶,包括底座1、液压顶升装置6、手动增压装置2、卸油阀12、溢流阀9、手提环4a、4b,其特征在于,底座1中部设置液压顶升装置安装工位槽14,底座1一端设置手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15,底座1另一端设置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13,手动增压装置2安装在手动增压装置工位槽15上,气动增压装置8安装在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13
上,液压顶升装置6安装在液压顶升装置安装工位槽14上;底座1内设置进油道11a、11b,回油道10a、10b;
手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15内设置进油孔16b、回油孔17b。
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13内设置进油孔16a、回油孔17a。
气动增压装置上部设置进气口7,下部设置油泵18,油泵18一端通过油道连接油箱,另一端连接进油孔。
气动增压装置8内设置回位弹簧19。
气动增压装置8缸壁25设置气体管道22。
气动增压装置安装工位槽13、液压顶升装置安装工位槽14、手动增压装置工位槽15槽深3-5mm。
液压顶升装置6包括液压油缸、千斤顶油箱3、活塞顶杆5。手动增压装置2包括手柄、油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华益工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华益工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3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型口蹄疫标记疫苗及其构建方法
 - 下一篇:离合式盖板移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