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蜂窝复合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1961.X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陶运喜;刘小良;李果成;谢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鸿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6 | 分类号: | E04C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蜂窝 复合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尤其是一种新型蜂窝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墙体是先采用砖块通过水泥砂浆砌墙,再由工人一块块将瓷砖粘贴在基建墙体上。施工效率低,劳动成本高,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生活居住环境。传统墙体的施工建造方法不能解决室内装修需要玻璃质感的场合,传统的玻璃隔断墙单纯使用玻璃,在抗冲击、牢固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不仅结构不牢固,而且不美观、安装不方便、易老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大方,具有轻质、强度、刚性好的优点,并且抗震能力强,防火等级高,长期使用不变形、不老化;提高了墙体的强度,结构牢固可靠,结构稳定,长期使用不松动,运输、安装简易,大大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新型蜂窝复合墙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蜂窝复合墙体,包括蜂窝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蜂窝板一侧通过粘胶层粘结有第一面板,蜂窝板另一侧通过粘胶层粘结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为非透明面板或透明复合面板,所述非透明面板为瓷砖、有色玻璃、人造石、天然石、铝合金、不锈钢、镀锌钢板、防火板、SMC、塑料面板中的任一种,所述透明复合面板为着色胶衣层和透明面板复合组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透明面板为透明树脂板或透明玻璃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粘胶层为聚氨酯胶粘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再一种优选,所述蜂窝板侧边嵌设有边框型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着色胶衣层厚度为0.15mm-0.45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着色胶衣层厚度为0.3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透明面板厚度为0.5mm-1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透明面板厚度为2mm-7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透明面板厚度为5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选,所述蜂窝板为铝蜂窝芯材、纸蜂窝芯材、塑料蜂窝芯材和钢蜂窝芯材中的至少一种。
总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蜂窝复合墙体采用蜂窝板复合构成,其墙体两面的材料可自由选择,美观大方,具有轻质、强度、刚性好的优点,并且抗震能力强,防火等级高,长期使用不变形、不老化;提高了墙体的强度,结构牢固可靠,结构稳定,长期使用不松动,在提高强度、刚性的情况下减轻墙体的重量,运输、安装简易,大大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蜂窝复合墙体,包括蜂窝板1、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3,所述蜂窝板1一侧通过粘胶层4粘结有第一面板2,蜂窝板1另一侧通过粘胶层1粘结有第二面板3,所述粘胶层4为聚氨酯胶粘层,所述第一面板2瓷砖面板,第二面板3为着色胶衣层5和透明面板6复合组成,所述着色胶衣层5厚度为0.3mm,所述透明面板6为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面板6厚度为5mm,所述蜂窝板1为铝蜂窝芯材,所述蜂窝板1侧边嵌设有边框型材7。
实施例2
一种新型蜂窝复合墙体,包括蜂窝板1、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3,所述蜂窝板1一侧通过粘胶层4粘结有第一面板2,蜂窝板1另一侧通过粘胶层4粘结有第二面板3,所述粘胶层4为聚氨酯胶粘层,所述第一面板2为有色玻璃,所述第二面板3为透明复合面板,所述透明复合面板3为着色胶衣层5和透明面板6复合组成,所述着色胶衣层厚度为0.15mm,透明面板6为透明树脂板,所述透明面板6厚度为0.5mm ,所述蜂窝板1为纸蜂窝芯材,所述蜂窝板侧边嵌设有边框型材7。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鸿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鸿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1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