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顶梁的承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1705.0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长青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顶梁的承力结构,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中,压顶在以下情况下通常会受到很大的侧向压力,第一种情况,在地下水位高的时候,水压力和土压力会形成合力。第二种情况,基坑毗邻有建筑物,建筑物会在基坑边缘形成侧向压力。第三种情况,基坑附近有材料堆放或车辆经过。在这几种情况下,压顶梁会受到复杂的弯压应力状态,压顶梁容易出现失稳从而影响基坑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压顶梁的承力结构,解决压顶梁的压顶梁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压顶梁、导向梁、预应力拉杆、钢垫板、锚固件、工程桩。
基坑压顶梁采用双拼槽钢,基坑内平行于压顶梁方向设置导向梁,导向梁离压顶梁距离为50~80cm,导向梁搁置在工程桩上面,导向梁与工程桩的主筋焊接,导向梁和压顶梁通过预应力拉杆联接,预应力拉杆直径为20~25mm,压顶梁和导向梁均设预留孔以便预应力拉杆穿越,预留孔直径为22~27mm,预应力拉杆在张拉端采用锚固件固定在钢垫板,钢垫板厚度为6~8mm,预应力拉杆设置间距为1~1.5m。
本实用新型承力可靠,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压顶梁的承力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中:1、压顶梁,2、导向梁,3、预应力拉杆,4、钢垫板,5、锚固件,6、工程桩。
具体实施方式
某工程基坑所处场地地质复杂,基坑附近地下管线分布复杂。基坑附近15~20m处还有建筑物,安全要求高。基坑形状很不规则,基坑面积为7850m2,基坑开挖,深度为5.35m。该处地下水位较高,分布有厚度达15m的淤泥层。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压顶梁1、导向梁2、预应力拉杆3、钢垫板4、锚固件5、工程桩6。基坑压顶梁1采用双拼槽钢,基坑内平行于压顶梁1方向设置导向梁2,导向梁2离压顶梁1距离为60cm,导向梁2搁置在工程桩上面,导向梁2与工程桩6的主筋焊接,导向梁2和压顶梁1通过预应力拉杆3联接,预应力拉杆3直径为25mm,压顶梁1和导向梁2均设预留孔以便预应力拉杆3穿越,预留孔直径为25mm,预应力拉杆3在张拉端采用锚固件5固定在钢垫板4,钢垫板4厚度为8mm,预应力拉杆3设置间距为1.2m。
在基坑护坡桩设置了位移监测点,对基坑边坡进行长期监测,共设置监测点26个,据监测报告数据统计,基坑稳定性好,累计位移值均在16mm以内,单次位移值在2mm以内,边坡整体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长青,未经叶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1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钢管桩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喷灌浆一体化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