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防爆电缆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1335.0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3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芝军 |
主分类号: | B65H75/42 | 分类号: | B65H7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255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防爆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防爆电缆盘,属于电缆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电缆盘是为工矿企业提供缠绕电线电缆功能的线盘,目前被广泛用于油田矿山、建筑施工、机械制造单位、科研单位、港口码头、商场、宾馆、路桥建设等诸多行业。而随着工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移动电缆盘也成为电缆盘市场中的新宠,不仅改善了生产环境,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移动电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装配工程、机械、电力农村等各行各业远离工作电源场所的电源供给装置。目前,电缆盘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电缆盘的圆形桶上固定绕有根据用户需要的电缆线;其二是没有电缆线的电缆盘。上述两种形式的活动电缆盘在面板上可以有多组多功能电源插座,尽管已经满足了使用的要求,但是安全系数比较低,不够稳定,操作不便,并且还容易发生爆炸。
在易燃易爆场所内对电器的进行检修时,通常需要外接一条电源检修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因而需要布置一条可移动的电源电缆,可目前的检修电缆没有固定的缠绕装置,在使用时线路麻烦混乱、收线更是浪费大量的时间且不整齐,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电缆的端头没有专业的阴爆括头,给检测工作的接线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安全隐患。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经过高温、雨水的“洗涤”,电缆极易自燃、漏电,这是极其危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防爆电缆盘,解决现有电缆盘安全系数低、不够稳定,操作不便,易发生爆炸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式防爆电缆盘,包括电缆盘的盘体、支架和底座,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盘体架设于支架上,还包括防爆插头、过热过载保护器和高温阻断安全装置,所述防爆插头设置于盘体的外侧面,安全盖设置于防爆插头上;过热过载保护器和高温阻断安全装置分别固定于盘体内;在底座的下方设有移动轮。
防爆电缆盘上设置有高温阻断安全装置,对电缆盘设置过热过载保护器,电磁式漏电保护器进一步对漏电进行保护,起来双重防爆的双保险作用;当电缆盘温度过高或者电缆发生漏电时,及时的自动断电保护电缆盘,防止发生火灾。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两个盘体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盘体上设有轴承座,轴承与轴承座对应配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在盘体的外侧面设有转动手轮,所述转动手轮与轴承相连,转动手轮带动轴承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链锁,所述安全盖设于链锁的一端,链锁的另一端设置于防爆插头上。插头和插座有联锁装置,断电后方能拔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推手,所述推手与底座连接成为一体。推手可以起到节约力气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移动轮包括位于前方的两个万向转动轮和两个位于后方的定轮。前方轮子能够朝向任意的方形转动,便于推动时候的转向,而后方定轮只能够根据前方万向轮的带动而转向,这样将避免轮子方向不同而带来的麻烦,更加方便转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移动式防爆电缆盘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用料少、成本较低、轻巧方便、便于移动、灵活性较强,放线和收线速度快、同时保证了整体电缆缠绕整齐,节省操作时间,工作效率高,安全系数高;其上设置有高温阻断安全装置,对电缆盘设置过热过载保护器,电磁式漏电保护器进一步对漏电进行保护,起来双重防爆的双保险作用;当电缆盘温度过高或者电缆发生漏电时,及时的自动断电保护电缆盘,防止发生火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式防爆电缆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式防爆电缆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盘体-1, 支架-2, 底座-3, 移动轮-4, 防爆插头-5, 安全盖-6, 链锁-7, 过热过载保护器-8, 轴承-9, 轴承座-10, 转动手轮-11, 高温阻断安全装置-12, 推手-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芝军,未经李芝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1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缠绕垫片加工机构
- 下一篇:鼠标线绕线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