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51059.8 | 申请日: | 2015-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大河内克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 主分类号: | B24B27/06 | 分类号: | B24B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工具,如切割机等,其在由电机驱动旋转的主轴上安装有顶端工具。
背景技术
在切割机等旋转工具中,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经由齿轮传递给与输出轴主体不同的主轴,使安装在主轴上的圆盘状顶端工具旋转从而进行切割等作业(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切割机50的主轴部分的放大图,以朝向前方的方式收装的电机的输出轴52向前侧的壳体51内突出,并且,平行于输出轴52的主轴53支承于前侧的壳体51内,固定在输出轴52的顶端的小齿轮54与固定在主轴53的后方的齿轮55相啮合。该主轴53由前侧的轴承57及后侧的轴承59支持,且该主轴53能够旋转,其中,前侧的轴承57由从前方安装到壳体51上的轴承护圈56保持,后侧的轴承59由壳体51上形成的凹部58保持,通过内侧凸缘部60、外侧凸缘部61和螺栓62,能够在该主轴53的从轴承护圈56突出的前端部上安装金刚石砂轮等的顶端工具T。
并且,在主轴53的位于轴承护圈56和内侧凸缘部60之间的部分的外周上安装有O形环63,以防止进行切割作业等时候产生的粉尘等从主轴53和轴承护圈56之间侵入轴承57一侧。
【非专利文献1】牧田综合商品目录2014-4,68页,充电式切割机CC300DW等(检索日:平成26年6月30日,检索网址:http://www.makita.co.jp/product/ecatalog/sougou/index.html#68)
在这种切割机50中,有时由于部件公差等,主轴53会发生微小的轴向松动,此松动使轴承护圈56和内侧凸缘部60之间的安装有O形环63的间隙S发生变化,若间隙S变大则O形环63的密封性降低,若间隙S变小则O形环63会被过度推压而导致磨损等劣化加快。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工具,在该旋转工具中,即使主轴发生轴向松动,也能够长久保持O形环等密封部件的密封性。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为,旋转工具具有:壳体;电机,其被收装在壳体内;主轴,其一部分被收装在壳体内,且由电机驱动旋转,其从壳体突出的端部上能够安装顶端工具;密封部件,其安装在主轴的外周上,用于密封壳体和主轴之间的位于主轴的轴向上的间隙;施力机构,其在轴向上对主轴向推压密封部件的一侧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采用如下结构: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之上,密封部件为O形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采用如下结构: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基础之上,壳体中保持有轴承,该轴承用于支承主轴,且该主轴能够旋转,施力机构为波形垫圈,其位于轴承的保持部内,被配置在壳体和轴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采用如下结构: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之上,轴承为在其内圈和外圈之间配有滚动体的滚动轴承,波形垫圈与外圈相接触且通过轴承对主轴施力。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为,旋转工具具有:壳体;电机,其被收装在壳体内;主轴,其一部分被收装在壳体内,且由电机驱动旋转,其从壳体突出的端部上能够安装顶端工具;密封部件,其安装在主轴的外周上,用于密封壳体和主轴之间的位于主轴的轴向上的间隙;维持机构,其使壳体与主轴之间的对应间隙保持一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采用如下结构: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之上,维持机构为施力机构,其在轴向上对主轴向推压密封部件的一侧施力。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7为,旋转工具具有:旋转部;固定部,其保持旋转部;密封部件,其配置在旋转部和固定部之间;施力机构,其对旋转部向固定部施力。
采用技术方案1、5及7,即使主轴(旋转部)发生轴向松动,也能够由施力机构使壳体(固定部)和主轴之间的间隙保持一定,因此能够长久保持O形环等密封部件的密封性。
采用技术方案2,除技术方案1中的效果外,通过使用O形环作为密封部件,能够使用合适的密封部件对壳体和主轴之间进行密封。
采用技术方案3,除技术方案1或2中的效果外,通过使用波形垫圈作为施力机构,能够采用节省空间且低成本的施力机构。
采用技术方案4,除技术方案3中的效果外,还能够利用滚动轴承的外圈来简单合理地对主轴施力。
采用技术方案6,除技术方案5中的效果外,还能够通过对主轴施力来简单地维持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切割机的纵剖视图。
图2为主轴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波形垫圈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1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模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去除玻璃油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