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套座及钻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9431.1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1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州;孙思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9/02 | 分类号: | B23B4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31276 | 代理人: | 包文超 |
地址: | 2018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套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孔加工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钻套座,单独或其它部件装配成钻套,而适用于对各种材料进行批量通孔加工,具有耐用性。
背景技术
钻套是安装在钻模板或夹具体上,用于确定工件上被加工孔的轴线位置,引导刀具(如:钻头、扩孔钻和铰刀等)进行加工的工具。其具有提高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刚性和防止加工中发生振动的作用。按其结构和使用情况,可分为固定钻套、可换钻套、快换钻套和特殊钻套等四种型式。
然而,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循环往复地钻入、钻出和提起等动作,切屑会被带入到钻套中,钻套的材料通常为模具钢或者碳素工具钢,硬度不高,耐磨损性不强,切屑使的钻套内孔壁磨损加剧,而一旦钻套出现磨损,其与钻头之间的间隙就会增加,使得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移,造成孔径和相邻孔间距偏差增大,严重情况下造成产品报废,增加制造成本。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698320.6公开了一种旋转钻套,包括钻套固定板和钻套固定套,在钻套固定套内增设旋转套,并在旋转套与钻套固定套之间设有滚子套和滚子。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钻套在零件加工的使用过程中钻套与钻头因磨损造成钻套与钻头双方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506569.7公开了一种钻套,钻套上插接钻头的插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凸起,凸起的轮廓由一个斜面和一个竖直面组成,第一凸起的斜面根部与第二凸起的竖直面根部相连,第一凸起的竖直面根部与第二凸起的斜面根部相连,且两个连接处沿周向对称。该技术方案两个凸起的相交处形成“斜V”形的槽,该槽对钻头钻出的钻屑具有断屑作用,可以使钻屑从钻头的排屑槽及时排出,避免钻深孔时钻头因钻屑的缠绕挤压而折断。
此外,固定钻套通常都是用外力敲击等方法使钻套和钻模板过盈配合,并按同样的方式拆卸钻套,用力不当会造成钻套和钻模板发生碎裂,导致工具报废,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1220301834.2公开了一种拆卸快换钻套工具,包括拉杆、拉锤、紧固螺钉和死挡垫块。其中,拉杆为阶梯轴结构,拉锤套装在阶梯轴拉杆的小轴上,并被阶梯轴拉杆的接合台阶止挡。死挡垫块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阶梯轴拉杆的小轴端,用于抵住待拆卸快换钻套的侧壁端面。通过将钻套沿轴向方向拉出,避免反方向大动作锤击,不会造成钻套和衬套的崩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套座,单独或与其它部件装配成钻套,适用于对各种材料进行批量通孔加工,具有耐磨性,以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套座,单独或与其它部件装配成钻套,而便于与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的装配和拆卸,提高工具的耐用性,降低更换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套,具有耐磨性和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钻套座,包括本体和帽体,帽体置于本体上,帽体的外径大于本体的外径。沿帽体的轴向设有第一通孔,沿本体的轴向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共轴。
在本体外壁上,沿其轴向设置若干支撑件,形态如:但不仅限于条状和块状等。与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之间的配合稳定,嵌入到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后能紧紧锁住钻套本体,不发生转动。
帽体还包括固定孔,其边缘优先选择弧形,设置于帽体边沿的一处,以进一步固定钻套本体,避免钻套本体与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支撑件的表面覆盖涂层(如:CrN与DLC复合涂层),以降低摩擦系数,减少支撑件和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之间磨损,提高支撑件与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在本体和帽体的表面还覆盖涂层(如:CrN与DLC复合涂层),以降低摩擦系数,极大地减少了通孔与孔加工刀具之间的摩擦磨损,增强耐磨性,从而避免了加工刀具在孔加工中的偏移现象,提高了各个孔间距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钻套座,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还能与其它各种部件装配成钻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钻套座,在本体的外周沿其轴向设置若干支撑件,而能与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上的凹槽实现对应装配,实现了未施加外力敲击等方法即可使其本体与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过盈配合,便于与钻模板、插接板或夹具体等工具的装配和拆卸,提高工具的耐用性,降低更换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9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