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9271.0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杰;常秋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0 | 分类号: | F26B9/00;C11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吴辉辉 |
地址: | 3116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籽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籽外形呈椭圆形或圆球形,背圆腹扁,长约2.5 cm,它由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组成,茶籽壳占茶果重的30%~34%,含有较多的色素,呈棕黑色,含油极少,有较多的皂素,茶籽一般需去壳后再制油。油茶籽整籽含油一般在30%~40%,油茶籽的含仁率为66%~72%,仁为淡黄色,仁中含油40%~60%。一般情况下,油茶籽中水分含量在20%左右甚至以上。在油茶籽加工工程中水分含量一般不超过5%,油茶籽生产制造山茶油过程中有个重要环节是对含水分较高的油茶籽进行干燥,在干燥中不得和任何重金属有接触,否则会有重金属离子污染山茶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干燥效率不高、油茶籽干燥过程中与金属材质接触而受重金属污染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安全、方便、洁净的油茶籽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油茶籽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干燥器皿、漏籽隔板、加热棒和炉体,炉体安装在一支架上,所述加热棒环设于所述炉体内壁中;所述干燥器皿安装在炉体中,干燥器皿之间叠加连接,每个所述干燥器皿底部开有漏籽孔,干燥皿的底部上端设有带孔的漏籽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棒和所述炉体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器皿底部为弧形,所述漏籽隔板与干燥器皿底面之间形成沉积腔。沉积腔有利于油茶籽水分的蒸发,不会由于油茶籽的堆积造成蒸发效率的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器皿的端口外沿设有一个承接座。承接座的目的在于更为稳固地与上一个干燥器皿的外部底面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器皿的材质为非金属。非金属包括陶瓷、石墨以及以陶瓷和石墨作为干燥器皿内壁的合成器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成本低,彻底杜绝油茶籽和重金属源接触,干燥热效率高,能快速得到洁净干燥的油茶籽。为油茶籽的进一步加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油茶籽干燥装置,包括多个干燥器皿1、漏籽隔板2、加热棒3和炉体4,所述炉体4安装在一支架7上,多个所述干燥器皿1和所述加热棒3设在所述炉体4内;多个所述干燥器皿1之间叠加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干燥器皿1底部开有漏籽孔5,底部上端设有带孔的所述漏籽隔板2,多个所述干燥器皿1外设有所述加热棒3。
所述加热棒3和所述炉体4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6。
进一步的,将油茶籽颗粒或者粉碎后的油茶籽粉料通过图1装置,按照预定温度进行干燥即可。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9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废渣烘干机
- 下一篇:合成氨空分装置后续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