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热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9260.2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楠;贺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24 | 分类号: | B29C6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热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具,特别提供一种为水暖施工中PP-R管件与管道焊接的工具。
背景技术
PP-R管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洲开发的新型塑料管道,主要用于工作温度60摄氏度~70摄氏度热水及冷水供应,工作温度30摄氏度~70摄氏度地板采暖、融雪系统等领域。我国自9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应用PP-R管,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及国家和地方政府明令禁止镀锌钢管用于住宅供水管道,推荐采用新型塑料管道而使PP-R管被广泛使用。
管件与管道采用热熔连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加热时间过长或过短、管件管道不同心、插入深度过长或过短、冷却时间不足、拔出或接合推理过大等原因常常出现角度偏差、局部或表面上没有完全熔合、管道截面狭小堵塞等质量问题。由于焊接冷却后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补救,只能将接头切除重新焊接,既费工又费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出现上述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室内小管径(公称外径≤75mm)管件焊接的焊接装置——新型热熔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时间和温度、热熔长度和操作力度均可控制,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时间和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热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器包括左夹具1、右夹具2、加热装置、秒表计时器5、技术指标对照表6、螺杆7、手摇转轮9、毫米刻度尺10以及框架15;
其中所述框架15为一截面为倒U形的金属框架;螺杆7的一端为正扣另一端为反扣,且丝扣大小相同,通过螺母水平设于框架15的顶端,螺杆7的一端与手摇转轮9固定连接;左夹具1和右夹具2分别通过大螺母悬挂在螺杆7之下,通过摇动手摇转轮9转动螺杆7控制两个夹具同时靠近或背离;
加热装置由左热熔柱3、右热熔柱4、热熔器推把8、加热头11、温度指示灯12以及电源线13组成,左热熔柱3和右热熔柱4分布在加热头11的两端,加热头11与热熔器推把8固定相连,热熔器推把8设于框架15的中间,并可围绕框架15顶端转动,其上还设有温度指示灯12(待加热头11升温至工作温度后指示灯12变为绿色);加热头11通过电源线13与电源相连通;
框架15顶部侧面由左至右依次布置有秒表计时器5、技术指标对照表6、热熔器推把8和毫米刻度尺10,自带毫米刻度标尺10,方便测量管件的热熔长度,自带的秒表计时器5可有效控制热熔时间及冷却时间。
为了实现实用便捷的目的,所述框架15的长度为320mm,高度为160mm,宽度为100mm。
本装置需要有一定重量来增强其操作稳定性,所以所述框架15采用角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热熔器可用于焊接管件,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手摇转轮9转动带有正扣和反扣的螺杆7,控制两个夹具同时靠近或背离,由于螺杆丝扣大小相同,所以两个夹具的前进量是完全相同的,即左夹具1和右夹具2所固定的对接管件14热熔长度是完全相同的,可以有效控制需要对接的两个管件热熔深度,同时,改变手摇转轮9的转速不但可以控制插入和拔出的速度,还具有省力的作用。热熔深度根据热熔器上的技术指标确定,右夹具2靠近右热熔柱4的一侧外漏管的长度即为热熔长度,可参照热熔器上方的毫米刻度尺10确定。加热头11升温至工作温度后指示灯12变为绿色,此时摇动手摇转轮9,卡具1和卡具2缓慢向热熔器靠近,直至右热熔柱4和右夹具2接触,此时热熔深度达到最大值,由于右热熔柱4和右夹具2触碰,再摇动手摇转轮9已无法加大热熔深度。此时按下秒表计时器5,待热熔至规定时间后,反向手摇转轮9,左夹具1和右夹具2同时退出左热熔柱3和右热熔柱4,推动热熔器推把8,将加热头11退出焊接轨道,快速反向摇动手摇转轮9至左夹具1和右夹具2触碰,此时管件与管道完全熔合。按下秒表计时器5,冷却至规定时间后打开左夹具1和右夹具2,拿出热熔器,此时焊接工作结束。
本实用新型所述热熔器体积小,重量轻,可满足在狭小空间作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热熔器平面图;
图2是新型热熔器A-A剖面图,虚线表示的是推动热熔器推把将加热头转出熔接轨道的示意图;
图3是新型热熔器右视图;
图4是秒表计时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9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打印头
- 下一篇:一种生产HEPA过滤网的热压成型机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