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垫腰护脊柱靠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8725.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牛雅娜;罗皆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雅娜;罗皆湘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21/04;A47C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刘立义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腰护 脊柱 靠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
背景技术
脊柱外科医师常常不建议人们仰坐。医学研究认为人在直坐、直立的时候,脊柱受力最小,负重、前倾、仰坐时,脊柱都会受到额外的压力,如果长时间让脊柱受到额外压力,会产生脊柱变形、压迫神经。为了防止脊柱变形、神经受到压迫,通常采用靠垫置于人体背部,来提供支撑力,以保护脊柱的健康。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长方体靠垫,这类靠垫与人体脊柱曲线有很大差别,不能为脊柱提供合适的支撑。长时间使用人容易弯腰、驼背;不仅影响形象,还易造成腰椎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按照人体工学原理设置合理的倚靠角度,正面倚靠时贴合人体背部和臀部曲线,来为腰椎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护。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包括第一面,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第二面,设置在水平面方向上;第一面的底端连接在第二面的第一端上,第二面支撑第一面;第一面的下部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弧面、上部设置为斜面,斜面的延伸面与第二面的延伸面的夹角为120度—14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垫腰护脊柱靠垫还包括支撑靠背,支撑靠背的顶端连接在第一面的顶端上,支撑靠背的底端连接在第二面的第二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第一面还包括凹槽,设置于第一面上,用于容纳人体背部的脊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凹槽设置在第一面的弧面与斜面的连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垫腰护脊柱靠垫的材料为聚氨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垫腰护脊柱靠垫还包括通气孔,沿垫腰护脊柱靠垫的厚度方向贯穿垫腰护脊柱靠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垫腰护脊柱靠垫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面上,用于调节第一面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垫腰护脊柱靠垫还包括按摩部件,设置于第一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斜面与弧面的最大距离为2CM—12CM;斜面的长度为70CM—85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垫腰护脊柱靠垫还包括第三面和第四面,分别设置于第一面、第二面和支撑靠背构成的柱体的两端;第一面、第二面、支撑靠背、第三面和第四面构成五面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垫腰护脊柱靠垫,其中,垫腰护脊柱靠垫还包括磁石,设置于第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垫腰护脊柱靠垫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第一面的支撑角度落在人体脊柱受力较舒适的支撑区间内。支撑的起始角度为120度,这样考虑是因为人体在仰卧时,最舒适的角度是120度—140度。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支撑人体脊柱,从而降低腰椎的疲劳和损伤,保持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倚靠舒适,方便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垫腰护脊柱靠垫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垫腰护脊柱靠垫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面 2、第二面 3、第一端
4、弧面 5、斜面 6、支撑靠背
7、第二端 8、凹槽 9、通气孔
10、温度调节装置 11、按摩部件 12、磁石
13、第三面 14、第四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雅娜;罗皆湘,未经牛雅娜;罗皆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8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