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48670.5 | 申请日: | 2015-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吴新淮;孙建伟;杨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深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36 | 分类号: | G01R3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贺持缓 |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磁共振成像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射频线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技术中,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而且效果明显的常见医疗设备,并且,有关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研究开发还在不断进行中。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都有一个或多个射频接收线圈装置,用于接收人体发出的微弱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组织图像,供医生诊断使用。射频接受线圈的性能对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射频线圈性能的好坏十分重要,其性能的好坏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指标:
(1)信噪比,即图像分辨率,最终影响医生的诊断。信噪比越高获得的图像质量越好,图像就越清晰,进而有助于医生对病灶的判断。
(2)均一性,即图像的均匀程度,均一性越好,整体图像的清晰度越好,越有利于和解剖图像对比,进而有助于诊断。
目前对于全手掌的成像一般采用通用软线圈,其成像质量(信噪比和均一性)相对较差,而且使用时安装固定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本发明的全手掌专用线圈,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信噪比和均一性(实验测试提高在50%以上),而且易用安装固定。
为此,需要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解决成像质量差,安装固定费时费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解决成像质量差,安装固定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包括内壳和线圈部分,线圈部分固定在内壳上;内壳设为全手的形状,包括手腕部分和手掌部分;线圈部分包括八个单环线圈,单环线圈设为鞍形线圈,每两个相邻鞍形线圈之间都有部分重叠,八个单环线圈具体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六线圈、第七线圈、第八线圈;第一线圈至第四线圈用于采集手腕部位的信号,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覆盖内壳的上下部分,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覆盖内壳的左右部分;第五线圈至第八线圈用于采集手掌部位的信号,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覆盖手掌内壳的上面部分,第七线圈和第八线圈覆盖手掌内壳的下面部分。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手腕部分线圈采用正面上下两个单环线圈和左右两个单环线圈分布的结构。
还可以优选的是,手掌部分线圈采用上部左右两个单环线圈、下部左右两个单环线圈分布的结构。
还可以优选的是,线圈部分还包括串接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六线圈、第七线圈和第八线圈中的电子元件。
还可以优选的是,线圈采用铜带制成的线圈。
还可以优选的是,全手线圈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与内壳固定连接,用于罩住线圈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能够解决成像质量差,安装固定费时费力的问题;其通过较小的线圈和更靠近成像物体会得到较高的转换效率;能够通过使用多个线圈围绕整个成像物体,实现覆盖较大的成像区域的需要;其能够完整的覆盖整个手腕和手掌,具有较好的信噪比和均一性,成像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线圈,2为第二线圈,3为第三线圈,4为第四线圈,5为第五线圈,6为第六线圈,7为第七线圈,8为第八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实施例: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全手线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内壳和线圈部分,线圈部分固定在内壳上;内壳设为全手的形状,包括手腕部分和手掌部分;线圈部分包括八个单环线圈,单环线圈设为鞍形线圈,每两个相邻鞍形线圈之间都有部分重叠,八个单环线圈具体是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第三线圈3、第四线圈4、第五线圈5、第六线圈6、第七线圈7、第八线圈8;第一线圈1至第四线圈4用于采集手腕部位的信号,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覆盖内壳的上下部分,第三线圈3和第四线圈4覆盖内壳的左右部分;第五线圈5至第八线圈8用于采集手掌部位的信号,第五线圈5和第六线圈6覆盖手掌内壳的上面部分,第七线圈7和第八线圈8覆盖手掌内壳的下面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深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深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8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