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胃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8516.8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戡来;褚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戡来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4;A61B1/06;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胃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胃镜。
背景技术
胃镜是消化道检查最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能更好的检查出病原,因此在检查时医生会不停的转动插管,这样胃镜管与病人食道的摩擦会让病人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严重的还会出现呕吐现象;其次视频头在病人体内不能任意转动,这样就存在检查不全面的情况,导致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出现错误的判断,进而影响病人的康复治疗。另外胃腔环境比较暗,摄像头产生的图像不够清晰,即使有的胃镜采用了照明设备,但会使图像产生色差,同样,照明设备发热会使胃腔环境发生变化,影响诊断。有时候还需要胃部的PH值去帮助医疗人员进行辅助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胃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多功能胃镜,包括胃镜管、摄像头及光源,所述胃镜管上端设置有控制球,所述控制球通过支撑杆与活动块连接,所述活动块下部设置有摄像头、光源、PH值检测仪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安装孔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与托盘连接;所述转盘中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设于托盘中部的环形凸台配合;所述转盘上均布有六个线孔,所述托盘外侧设置有四个滑块,所述滑块与安装在胃镜管内侧的导轨配合;所述控制球下部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穿过与之对应的线孔连接于活动块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源为冷光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球表面设有防滑纹且设置有便于手握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胃镜管插入病人体内后,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医生都可以不用再移动胃镜管,从而避免了胃镜管与病人的食道摩擦而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感,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还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其次,医生可以通过控制球来控制活动块转动和上下移动,增加了视频头的拍摄角度,使得视频头所拍摄的画面更加全面,让医生可以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采用了PH值检测仪和温度传感器,为医疗人员提供了更多资料。综上所述,本新型有效的减少了因移动胃镜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操作简单,可通过控制活动块上下移动和转动来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并且能检测胃内的PH值和温度数据,辅助医生做出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多功能胃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多功能胃镜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多功能胃镜中托盘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控制球,2-胃镜管,3-支撑杆,4-导轨,5-滑块,6-托盘,7-线孔,8-牵引线,9-活动块,10-摄像头,11-光源,12-PH值检测仪,13-温度传感器,14-转盘,15-支撑杆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多功能胃镜,包括胃镜管2、摄像头10及光源11,所述胃镜管2上端设置有控制球1,所述控制球1通过支撑杆3与活动块9连接,所述活动块9下部设置有摄像头10、光源11、PH值检测仪12以及温度传感器13;所述支撑杆3通过支撑杆安装孔15与转盘14连接,所述转盘14与托盘6连接;所述转盘14中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设于托盘6中部的环形凸台配合;所述转盘14上均布有六个线孔7,所述托盘6外侧设置有四个滑块5,所述滑块5与安装在胃镜管2内侧的导轨4配合;所述控制球1下部连接有牵引线8,所述牵引线8穿过与之对应的线孔7连接于活动块9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戡来,未经刘戡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8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