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压式拖把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874.7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宏刚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B25G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压式 拖把 | ||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拖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压式拖把杆。
背景技术
现有拖把的拧水操作十分累人。为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200920154510.9提出了一种“拖把的脱水装置”。此种技术方案中采用束套上端内缘设置的卡勾连接外杆,且该束套与内杆体上设置的固定套卡接,进而防止外杆体从内杆体上脱开。该装置需设置束套和固定套,所需部件多,结构复杂,同时存在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且卡勾与束套的连接不牢固,容易脱落等缺点。而另一份中国专利CN201727470,名称为“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该专利在螺旋杆件的底部设置阻挡件。其存在下述缺点:1、需设置缓冲片和阻挡件,部件多,成本高。2、生产时需要在螺旋杆件上打孔,然后再安装阻挡件,加工的步骤多、复杂度高,且螺旋杆件宽度小,整体呈螺旋形,操作困难,制造成本高;3、螺旋杆件下部打孔后容易生锈,且阻挡件小,在使用过程中对阻挡件产生的冲击力度大,多次使用后会导致该孔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手压式拖把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压式拖把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并通过套接使拖把杆压短和拉长,内杆或外杆具有可连接拖把头的安装端,内杆和外杆之间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带动具有安装端的杆旋转;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件和转动套,转动套上设有与螺旋杆件相配合的螺牙或开孔;内杆和外杆之间设有防脱拉机构,所述防脱拉机构包括与螺旋杆件连接的固定端和与内杆相连的传动套;所述内杆外围设有第一卡部,所述外杆上设有在内杆和外杆拉长时可卡住第一卡部,进而防止内杆脱离外杆的第二卡部。本实用新型在内杆和外杆拉长至最大位置时,第二卡部可卡住第一卡部,进而有效防止内杆和外杆在移动过程中互相脱离;无需在螺旋杆件上冲孔,也无需加设其他部件,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且制造成本低,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的卡接的面积大,稳定性好,牢固性强,不易损坏;且该第一卡部在内杆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加工制成,同时第二卡部也与外杆一次性加工制成,生产速度快,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部为设于内杆外壁的第一凸环。将第一卡部设置成第一凸环,进而使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卡接面积达到的最大,牢固性最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部为设于内杆外壁的第一凸块。该设置的第二凸块面积必须达到能与第一卡部相接,该设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部为形成于内杆端部的扩口段。所述第一卡部为内杆一端的外壁向外扩张而成,内杆生产时与锥形扩口段一体制成,生产更加方便,锥形扩口段外壁与第二卡部内壁相贴合,进而能有效地卡于第二卡部处,且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接触面积大,贴合度高,稳定性好,牢固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部为设于外杆内壁的第二凸台。将第二卡部设置成第二凸台,进而使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卡接面积达到的最大,牢固性最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部为设于外杆内壁第二凸块。该设置的第二凸块面积必须达到能与第一卡部相接,该设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部为形成于外杆端部的缩口段。所述第二卡部为外杆一端的外壁逐渐缩小而形成,外杆生产时与缩口段一体制成,生产更加方便;缩口段内壁与第一卡部外壁相贴合,进而能有效地卡住第一卡部,且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接触面积大,贴合度高,稳定性好,牢固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套外壁设有外螺纹,内杆上与该传动套接触处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该设置拆装方便,且可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节约了维修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生产时只需设置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就可有效防止内杆和外杆脱离,制造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拖把杆与拖把头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拖把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防脱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防脱拉机构的外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防脱拉机构的内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防脱拉机构的外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防脱拉机构的内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防脱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防脱拉机构的外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防脱拉机构的内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宏刚,未经林宏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拖把
- 下一篇:一种通过测量尿液温度可监测人体体温的小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