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妇科腹部术后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733.5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8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孔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海凤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A61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科 腹部 术后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妇科腹部术后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妇科疾病手术或是剖腹产手术后,由于切口容易撕裂,再加上术后疼痛,大多是在术后2-3天方能下床活动,而病人很难自行起卧,需要在他人协助下方能完成,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不利于术后恢复,给患者增加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给病人进行妇科疾病手术或是剖腹产手术后能够协助病人自行起卧,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助于术后恢复的妇科腹部术后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妇科腹部术后保护装置,包括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在床板的中上段固定设置有长方形固定槽,长方形固定槽的下段设置有臀部托板,臀部托板的侧面中段设置有拉柄,臀部托板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设置有背部靠板,所述背部靠板的顶部设置有电动升降调节臂,背部靠板的中央设置有弧形靠垫,弧形靠垫的中段两侧设置有弹力套,弹力套的中央设置有滚动按摩仪,背部靠板的上段两侧设置有肩部固定套,所述背部靠板的后端设置有伸缩板,伸缩板的前端设置有头部枕垫,头部枕垫的左侧设置有立板,头部枕垫的右侧设置有支臂,支臂的前端设置有平行托板,头部枕垫的后端设置有抽拉柄,所述床板的侧面设置有移行槽,移行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伸缩支杆,伸缩支杆的前端设置有万向转轴,万向转轴上设置有宽弹力带,宽弹力带的前端设置有腹部固定板,所述腹部固定板为弧形韧性板,腹部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腹部固定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弹力垫,所述宽弹力带的前端设置有挂臂,伸缩支杆的前段设置有移行撑臂。
作为优选,所述臀部托板设置为重力固定板,臀部托板的底部可设置防滑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臀部托板的前端可设置有弹力支臂,弹力支臂的前端设置有脚部放置槽。
作为优选,所述臀部托板的前端设置拉环,拉环连接设置有拉臂,拉臂与脚部放置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妇科疾病手术或是剖腹产手术后能够协助病人自行起卧,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助于术后恢复,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臀部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床腿,3、长形固定槽,4、臀部托板,5、拉柄,6、连接轴,7、背部靠板,8、电动升降调节臂,9、弧形靠垫,10、弹力套,11、滚动按摩仪,12、肩部固定套,13、伸缩板,14、头部枕垫,15、立板,16、支臂,17、平行托板,18、抽拉柄,19、移行槽,20、滑块,21、伸缩支杆,22、万向转轴,23、宽弹力带,24、固定板,25、固定环,26、弹力垫,27、挂臂,28、移行撑臂,29、防滑胶垫,30、弹力支臂,31、脚部放置槽,32、拉环,33、拉臂。
具体实施方式:妇科腹部术后保护装置,包括床板1和床腿2,其特征是在床板1的中上段固定设置有长方形固定槽3,长方形固定槽3的下段设置有臀部托板4,臀部托板4的侧面中段设置有拉柄5,臀部托板4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轴6,连接轴6上设置有背部靠板7,所述背部靠板7的顶部设置有电动升降调节臂8,背部靠板7的中央设置有弧形靠垫9,弧形靠垫9的中段两侧设置有弹力套10,弹力套10的中央设置有滚动按摩仪11,背部靠板7的上段两侧设置有肩部固定套12,所述背部靠板7的后端设置有伸缩板13,伸缩板13的前端设置有头部枕垫14,头部枕垫14的左侧设置有立板15,头部枕垫14的右侧设置有支臂16,支臂16的前端设置有平行托板17,头部枕垫14的后端设置有抽拉柄18,所述床板1的侧面设置有移行槽19,移行槽19内设置有滑块20,滑块20上设置有伸缩支杆21,伸缩支杆21的前端设置有万向转轴22,万向转轴22上设置有宽弹力带23,宽弹力带23的前端设置有腹部固定板24,所述腹部固定板24为弧形韧性板,腹部固定板24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25,腹部固定板24的内侧面设置有弹力垫26,所述宽弹力带23的前端设置有挂臂27,伸缩支杆21的前段设置有移行撑臂28。在给病人进行妇科疾病手术或是剖腹产手术后,病人躺在背部靠板7及臀部托板4上,弹力套10固定病人腹部并通过滚动按摩仪11促进病人肠蠕动,病人起身时,双手臂伸入肩部固定套12内,移动滑块20,将腹部固定板24置于切口部位固定,手拉拉柄5伸缩板13伸展,电动升降支臂8将背部靠板7托起协助病人起身,病人头部枕在头部枕垫4上,可通过平行托板17放置流质饮食进行喂服,病人下床后手臂把持移行撑臂28锻炼行走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海凤,未经孔海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