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插入靶骨的髓内钉及其专用导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613.5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静;赵旭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王敬波 |
地址: | 100009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插入 髓内钉 及其 专用 导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创伤内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插入靶骨的髓内钉及其专用导向系统,尤其适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背景技术
伴有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常易发生骨折,多由跌倒等轻度暴力引起,骨折类型及骨折碎块移位程度常有较大差异。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是取决于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及局部软组织条件。
特别是对于肱骨近端骨折,为了把肱骨近端多个骨折块复位并固定,通常采用克氏针、钢板、髓内钉等多项技术。利用现有的上述固定技术,虽然也能使骨折愈合,但仍有未解决的不足之处。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临床上常见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者,使用钢板螺钉固定可能会有固定不牢靠及退钉风险,甚至造成钢板变形或断裂,且置入钢板的过程往往造成较为严重的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势必加重了骨折区血管的破坏,造成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问题。而使用常规髓内钉固定时,往往需要从肱骨头关节面打入,导致关节面破坏,同时也会对肱骨近端肩袖结构造成损伤,影响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髓内钉抗扭转效果差,往往无法有效牢固固定肱骨近端的多发骨折碎块,从而降低了骨折固定的牢固程度,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更是如此,降低了骨折愈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骨折固定技术存在着固定不牢固,易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及关节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插入靶骨的髓内钉及其专用导向系统。通过该髓内钉及导向系统配合使用,能够克服以上固定技术的不足,兼具髓内钉及钢板两者优点的同时,规避了导致手术并发症及骨折固定失败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插入靶骨的髓内钉及其专用导向系统,所述的髓内钉大致呈“7”字形折弯形状,且由粗渐细向远端延伸;所述的髓内钉的近端有与组合钢板嵌合的平面,近端端面上预设有孔道,用于穿入克氏针,螺钉或固定缝合线;所述的髓内钉的近端和远端之间为波浪形的弧形结构,并设有若干多向锁定螺孔,用于打入对应的螺钉后可将髓内钉与骨干骨质紧密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髓内钉的近端与组合钢板之间的嵌合平面上设有嵌合固定的沟槽结构和连接螺孔,用于通过克氏针与连接螺钉将髓内钉和组合钢板牢固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髓内钉的近端与组合钢板之间的嵌合平面为椭圆形,该髓内钉有上下两个连接螺孔与组合钢板上中央区设有的螺孔相匹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髓内钉的中部有至少一处锁定螺孔为具有一种内螺纹或环绕的楔形槽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髓内钉近端平面上有横向排列的至少两处克氏针孔,用于骨折复位后穿入克氏针固定骨折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髓内钉折弯部有至少一处或两处锁定螺孔为斜行固定螺孔,用于通过打入锁定螺钉固定肱骨头部骨折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髓内钉折弯部的锁定螺孔具有内螺纹或环绕的楔形槽结构,以便打入锁定螺钉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螺纹或环绕的楔形槽的螺距在0.6mm-1.2mm之间。
基于上述用于插入靶骨的髓内钉,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专用导向系统,该专用导向系统用于辅助髓内钉与组合钢板的准确对接与固定,同时引导将螺钉打入正确的固定方向;其包括髓内钉-钢板把持器,顶端与组合钢板贴合,其他臂部距离骨骼髓腔平行设置;顶端和臂部上有数个导向孔,用于分别与髓内钉连接螺孔及远端的锁定螺孔相匹配。
所述的导向系统改变了传统髓内钉的进针路径,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固定的难以逾越的副损伤(诸如关节的韧带和重要的附属结构等),充分有效地把钢板和髓内钉两种固定的优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巧妙地克服相互的缺点。
所述的髓内钉根据插入的靶骨髓管确定其大小和形状,该髓内钉的近端至远端呈波浪形的长杆,并在该长杆上贯穿设有若干个固定螺孔;所述的钢板上具有连接部沟槽和贯穿该板的连接螺孔和固定螺孔,分别用于穿设连接螺钉和固定螺钉,在与髓内钉连接部的沟槽的大小和形状依该髓内钉嵌合平面确定的,以便以嵌合的方式容纳髓内钉近端连接面,连接部的形状为非旋转性的连接,在钢板与髓内钉之间形成角度稳定的连接;以及大小和形状确定的连接螺钉,以便当钢板与髓内钉以期望的对准方式定位于骨的靶部分的上方时,可使连接螺钉经由钢板上的连接螺孔进入髓内钉的靶部分,并进入到髓内钉的连接螺钉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静;赵旭,未经熊静;赵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