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流恒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6582.1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立仲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78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流恒 压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流恒压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恒流恒压电路通常采用电阻和电容电路实现,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然而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不能空载通电,易烧坏电路元件;
2、不能碰火花,易烧坏负载;
3、安全系数低,若负载上的元件损坏,可能出现负载线路上带电的情况,易引发安全事故;
4、恒流恒压效果有限,易造成电路电流、电压忽高忽低,缩短驱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流恒压电路。它能自动调节电路的电流和电压,防止电流、电压过高或过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恒流恒压电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恒流恒压电路,包括恒流电路和恒压电路,所述恒压电路包括泄放电路和偏置电路:
所述泄放电路连接于所述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包括开关管;
所述偏置电路连接于所述恒流恒压电路的负载接入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偏置电阻和稳压二极管;
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或截止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偏置电阻和稳压二极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恒流恒压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偏置电路为泄放电路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当通过恒压电路的电压过大时,开关管的控制端处的电压超过导通阈值,开关管的控制端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将多余的电能通过泄放电路释放掉,以降低通过恒压电路的电压,偏置电压随之减小,当偏置电压减小到正常值时,偏执电压低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通阈值,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截止,使恒流恒压电路可正常向负载供电。
上述所述开关管为可控硅,所述偏置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可控硅串联的第一限流电阻。
上述所述偏置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偏置电阻和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的第二偏置电阻,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偏置电阻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偏置电阻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稳压二极管正极和第一偏置电阻之间。
上述所述恒流恒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偏置电路并联的滤波电容。
上述所述恒流恒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滤波电容连接的防反放电电路。
上述所述防反放电电路包括单向二极管,所述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所述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滤波电容连接。
上述所述恒流电路为RC恒流电路,所述RC恒流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电阻和CBB电容。。
上述所述恒流电路和恒压电路之间还连接有桥式整流电路,所述RC恒流电路连接于所述恒流恒压电路的供电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泄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所述开关管为三极管,所述第一端为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端为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控制端为三极管的基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恒流恒压电路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恒流恒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恒流恒压电路,它包括恒流电路和恒压电路,所述恒压电路包括泄放电路1和偏置电路2:
所述泄放电路1连接于所述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包括开关管;所述偏置电路2连接于所述恒流恒压电路的负载接入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偏置电阻R7和稳压二极管D3;
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或截止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偏置电阻R7和稳压二极管D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立仲,未经赵立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6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