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窗体和附框的连接扣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5830.0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7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裴效生;裴泽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厦门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窗体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扣件,特别是一种用于连接窗体和附框的连接扣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下:
一种锁边造型的隐缝铝板幕墙系统(公开号CN202577665U),其公开了一种锁边造型扣件,铝板与铝合金附框固定,所述铝合金压板将铝合金附框压在钢立柱和钢横杆上,并通过连接螺钉固定;所述铝合金线条内扣件插设于铝合金压板形成弹扣式连接,所述铝合金线条内扣件与铝板之间通过硅酮密封胶密封,所述铝合金横线条和铝合金竖线条通过锯齿状结构与铝合金线条内扣件互相锁住;所述铝合金竖线条插设于铝合金横线条之间。
现有技术的方案首先应用于装饰,其工作原理为铝合金线条内扣件插设于铝合金压板形成弹扣式连接,然后其实现需要铝合金压板的配合,无法单独紧扣附框和铝板的功能,此种扣件的连接方式也采用螺丝的压迫,然而此种连接方式虽然固定效果好,但是不方便拆卸,会影响以后附框的清洗和检修等工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现有的附框连接扣件连接方式不方便拆卸,构件多,易影响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连接窗体和附框的连接扣件,包括与附框上定位螺丝连接的插接部和与窗体紧扣的衔接部,所述插接部两侧为衔接部,插接部相对于衔接部凸起,插接部上还设有与定位螺丝凸起部分适配的插接槽,衔接部还设有用于与窗体紧扣的卡口,所述卡口自衔接部凸起。
作为优化,所述插接部和衔接部一体化成型。
作为优化,所述插接部凸起的距离为附框与窗体之间的间隙距离。
作为优化,所述插接槽开口部向槽内的宽度逐渐变小直至与定位螺丝凸起部分直径相同。
作为优化,所述卡口的凸起高度等于窗体连接部的厚度。
作为优化,所述插接槽槽内底部为与定位螺丝适配的弧形。
工作原理:在附框上墙后在附框上钉上定位螺丝,定位螺丝螺纹有部分露出附框,然后将连接扣件的插接槽对准定位螺丝的螺纹部分直接进行插接连接,即完成与附框的紧扣,然后在通过衔接部的卡口与窗体进行连接,再在附框和窗体时间填入砂浆,即完成了附框和窗体的安装,安装时限短,拆卸方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插接部相对于衔接部凸起,为方便在附框和窗体之间填入水泥砂浆以实现附框和窗体的固定,插接部上还设有与定位螺丝凸起部分适配的插接槽,采用插接式的连接为方便安装过程中进行拆卸和组装调试,也方便了以后窗体拆卸出附框,节约了工时,插接部和衔接部一体化成型,由于连接扣件为整体化扣件,不会类似于对比文件需要其他配件的组合从而实现新的功能,相对来说,稳固性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附图3所示,一种用于连接窗体和附框的连接扣件,包括与附框1上定位螺丝2连接的插接部3和与窗体4紧扣的衔接部5,所述插接部3两侧为衔接部5,插接部3相对于衔接部5凸起,插接部3上还设有与定位螺丝2凸起部分适配的插接槽6,衔接部5还设有用于与窗体4紧扣的卡口7,所述卡口7自衔接部5凸起。插接部3和衔接部5一体化成型。所述插接部3凸起的距离为附框1与窗体4之间的间隙距离。所述插接槽6开口部向槽内的宽度逐渐变小直至与定位螺丝2凸起部分直径相同。所述卡口7的凸起高度等于窗体连接部8的厚度。所述插接槽6槽内底部为与定位螺丝2适配的弧形。所述卡口7为衔接部5的部分自其向上/向下凸起而形成。
在附框1上墙后在附框1上钉上定位螺丝2,定位螺丝2螺纹有部分露出附框1,然后将连接扣件的插接槽6对准定位螺丝2的螺纹部分直接进行插接连接,即完成与附框1的紧扣,然后在通过衔接部5的卡口7与窗体4进行连接,再在附框1和窗体4时间填入砂浆,即完成了附框1和窗体4的安装,安装时限短,拆卸方便。所述插接部3凸起为弧形,更适于适应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厦门窗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厦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5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窗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外加式框条结构的建筑用铝合金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