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TM自助区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5820.7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6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N7/18;H04N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tm 自助 区人脸 识别 门禁 对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在银行ATM机的客户服务区及带有安全舱的离行式ATM机领域应用的ATM自助区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银行ATM机客户服务区均设有客户服务区门禁或ATM安全舱,配套的门禁系统方式各有千秋,有刷卡式的也有按键式的。图1是现有的ATM自助服务门禁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目前ATM自助服务区机门禁系统主要由进门按钮或刷卡器、门禁控制器、电磁锁或电插锁、出门按钮和强开/强锁按钮构成。进门按钮或刷卡器安装在门外门框及固定处,门禁控制器安装在保卫室、机房或者就近的房顶上,电磁锁或电插锁安装在自助服务区门内门框及固定处,有条件的有人值守银行网点的ATM自助服务区会在本地监控中心安装强开强锁按钮进行本地强开、强锁操作。
选择进门按钮作为进门限制条件的按键式门禁的缺点是:任何人只要按键均可进入ATM机客户服务区,出门时选择出门按钮可自由离开自助服务区,有面部遮挡的犯罪分子能顺利进入实施犯罪。选择刷卡器作为进门限制条件的刷卡式门禁的缺点是:任何持有银联卡的人员均能刷卡进入ATM机客户服务区,出门时选择出门按钮可自由离开自助服务区,有面部遮挡的犯罪分子也能持卡进入实施犯罪。具备强开强锁功能的本地有人值守的银行网点会进行ATM自助服务区进出门的强开强锁,如发生在远程的网点则无法实现强开强锁功能。
此外,现有的银行ATM机自助区对讲机均设置在ATM自助区内,一般设置在ATM及附近,主要针对客户被吞卡,取款有误等问题时进行实时对讲。但ATM客户服务区门外没有对讲设备,刷卡器或按键附近均未设置联网型紧急对讲装置。因此,当ATM门禁出现故障或因识别率无法进入ATM客户服务区时,无法使用对讲设备告知银行客服及时进行应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ATM自助区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ATM自助区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包括远程管理服务端、门禁控制器和安装在安全门上的电磁锁或电插锁;安全门的门框内侧设置有出门按钮,安全门的门框外侧设置有人脸识别对讲机,人脸识别对讲机与门禁控制器连接,通过门禁控制器控制电磁锁或电插锁开或关,人脸识别对讲机通过网络与远程管理服务端连接。
所述的人脸识别对讲机包括第一紧急对讲单元和人脸识别单元,第一紧急对讲单元设置有紧急对讲按钮、声音捕捉器和音箱,人脸识别单元包括摄像头和图像提示显示屏。
所述的远程管理服务端包括门禁联网服务器和可视对讲单元,可视对讲单元包括话筒和由画面显示屏和功能键组成的显示控制模块。
ATM机旁设置有第二紧急对讲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入人脸识别区域的人员进行面部分析识别,将有面部遮挡的人员拒之门外,从而减少针对银行ATM的犯罪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原有ATM门禁的智能化程度,减少客户因故障而等待处理的时间,且具有更人性化的语音提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ATM自助服务门禁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TM自助区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的内部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TM自助区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人脸识别对讲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门禁联网服务器 2:可视对讲单元
3:话筒 4:显示控制模块
5:开关门 6:门框外侧
7:人脸识别对讲机 8:门轴
9:电磁锁或电插锁 10:闭门器
11:门框内侧 12:出门按钮
13:第一紧急对讲单元 14:紧急对讲按钮
15:音箱 16:声音捕捉器
17:人脸识别单元 18:摄像头
19:图像提示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ATM自助区人脸识别门禁对讲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5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门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联网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