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阀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5640.9 | 申请日: | 2015-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方金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巴尔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闸阀领域中的一种闸阀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蝶阀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蝶阀是在圆柱形的阀门室体内,安有一个圆盘状蝶形阀板,它绕着轴线作0~90°旋转,蝶板处在0°时,阀门完全关闭;旋转到90度时,则阀门完全打开。由于蝶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安装方便、流通能力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管道安装中。但传统蝶阀(如图1)直接通过阀板4和阀座5紧密连接进行密封,导致在开启与关闭时阀板4和设置在阀门室体3内壁的阀座5的强烈摩擦,降低了阀门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启动关闭时扭矩较大,需要执行器提供较大的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蝶阀密封装置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蝶阀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阀密封结构,包括蝶阀和设置在蝶阀上方的执行器,蝶阀包括阀门室体、设置在阀门室体内的阀座和随着转轴0~90°旋转的阀板,阀板通过转轴与执行器相连,所述阀座为弹性阀座,且紧固连接于阀门室体内设置的阀座固定基座上,所述阀座固定基座与阀座之间形成有密闭腔体,位于阀门室体上设有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管道与外部流体压力控制设备相连,弹性阀座与阀板的边缘紧密接触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一种蝶阀密封结构,其阀座固定基座的两侧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阀座的卡槽,所述密闭腔体的腔体壁由阀座的表壁和阀座固定基座的表壁组成,组成密闭腔体的腔体壁的阀座固定基座的表壁为内凹的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一种蝶阀密封结构,其弹性阀座的材质为丁晴橡胶或聚氨基甲酸酯或氟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膨胀式阀座,阀座在膨胀后增加了和阀板的接触面积,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阀板启动扭矩小,动作灵敏,阀板与阀座之间几乎没有磨损,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传统蝶阀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阀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阀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改进传统传统蝶阀使用寿命低、扭矩大的缺陷,设计一种蝶阀密封结构(如图2~图4),包括蝶阀1和设置在蝶阀1上方的执行器2,蝶阀1包括阀门室体3、设置在阀门室体3内的阀座5和随着转轴0~90°旋转的阀板4,阀板4通过转轴与执行器2相连,所述阀座5为弹性阀座,且紧固连接于阀门室体3内设置的阀座固定基座上,所述阀座固定基座与阀座5之间形成有密闭腔体,位于阀门室体3上设有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的连接孔6,所述连接孔6通过管道与外部流体压力控制设备相连,弹性阀座与阀板4的边缘紧密接触或分离。
所述阀座固定基座的两侧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阀座5的卡槽,所述密闭腔体的腔体壁由阀座5的表壁和阀座固定基座的表壁组成,组成密闭腔体的腔体壁的阀座固定基座的表壁为内凹的环面。
所述弹性阀座的材质为丁晴橡胶或聚氨基甲酸酯或氟橡胶。
所述的外部流体压力控制设备包括动力气源、模块式过程控制阀、气控二位五通电磁阀,其中模块式过程控制阀由流量调节阀,压力调节阀,压力表,及单向快速排气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二位五通电磁阀的控制下,气动执行器2推动阀板4的旋转实现阀门的开启与关闭。当蝶阀1运动到关闭位置时,阀板4只是瞬间接触阀座5,从而可以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和扭矩;阀门关闭后,在气控二位五通电磁阀的控制和的作用下,阀座5向着阀板4膨胀,从而提供更大的密封面,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并对阀板4提供均匀的压力;打开阀门前,气控二位五通电磁阀控制阀座5和气动执行器2,使阀座5首先缩紧,然后阀板4自由转动到开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膨胀式阀座,阀座在膨胀后增加了和阀板的接触面积,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阀板启动扭矩小,动作灵敏,阀板与阀座之间几乎没有磨损,使用寿命长。
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简单替换和更换都是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巴尔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巴尔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5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一延时回路的多路驱动电路及具有其的集成电路
- 下一篇:双频段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