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选换挡拉丝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4630.3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3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晋松;焦红莲;王志强;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操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选换挡拉丝。
背景技术
选换挡拉丝是汽车变速操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于传递选换挡操纵手柄的力和位移,实现选换挡功能。
如图1所示,现有的选换挡拉丝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芯线1'、第一拉丝芯线层2'、第二拉丝芯线层3'、润滑脂层4'、内衬管5'、保护钢丝层6'以及外护管7',其中,主芯线1'为一根,第一拉丝芯线2'层和第二拉丝芯线层3'环绕主芯线1'均匀分布设置,而且第一拉丝芯线层2'至少包括八根拉丝芯线,第二拉丝芯线层3'至少包括十四根拉丝芯线。
这种结构的选换挡拉丝为了防止第二拉丝芯线层3'和内衬管5'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需要较厚的润滑脂层4',这会导致第二拉丝芯线层3'与内衬管5'的配合间隙增大,进而导致选换挡拉丝的自由间隙增大,最终降低力和行程的传递效率,选换挡费力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力和行程的传递效率高,选换挡轻便准确的选换挡拉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换挡拉丝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芯线、拉丝芯线层、芯线套、内衬管、保护钢丝层和外护管,其中,所述芯线套远离所述拉丝芯线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润滑脂的润滑脂槽。
优选地,所述润滑脂槽为矩形槽。
更优选地,所述润滑脂槽的高度大于所述芯线套的厚度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润滑脂槽沿着所述芯线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润滑脂槽围绕所述芯线套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主芯线为一根,所述拉丝芯线层具有七根且围绕所述主芯线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润滑脂槽为三角形槽。
优选地,所述芯线套为PA材质。
优选地,所述内衬管为PTFE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换挡拉丝通过芯线套的设置,防止拉丝芯线层与内衬管之间具有较大间隙,不但降低了拉丝芯线层与内衬管之间的配合间隙,而且由于拉丝芯线层不与内衬管直接接触,避免了摩擦力的产生,使得只需设置单层拉丝芯线层即可保证传递足够的力和位移,提高了变速操纵系统中力和行程的传递效率,选换挡更加轻便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选换挡拉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选换挡拉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主芯线-1',第一拉丝芯线层-2',第二拉丝芯线层-3',润滑脂层-4',内衬管-5',保护钢丝层-6',外护管-7',主芯线-1,拉丝芯线层-2,芯线套-3,润滑脂槽-31,内衬管-4,保护钢丝层-5,外护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换挡拉丝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主芯线1、拉丝芯线层2、芯线套3、内衬管4、保护钢丝层5和外护管6,其中,所述芯线套3远离所述拉丝芯线层2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润滑脂的润滑脂槽31。
本实用新型的拉丝芯线层2和内衬管4之间设置有芯线套3,拉丝芯线层2和内衬管4不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因此不用再设置现有技术中的润滑脂层,避免了拉丝芯线层2和内衬管4之间具有较大间隙,这大大地降低了拉丝芯线层2和内衬管4之间的配合间隙,此外,芯线套3上的润滑脂槽31的设置可有效降低芯线套3和内衬管4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由于芯线套3的设置而产生额外的较大的摩擦力,从而效提高力和行程的传递效率,使得选换挡更加轻便准确。
而且由于拉丝芯线层2和内衬管4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拉丝芯线层2在传递力和行程的过程中损失小,相对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拉丝芯线层,本实用新型设置单层拉丝芯线层2即可保证传递足够的力和位移,在提高力和行程的传递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选换挡拉丝的制造成本,简化制造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润滑脂槽31为矩形槽,上述矩形槽是指润滑脂槽31沿着芯线套3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为矩形,这种结构的润滑脂槽31可存储较多的润滑脂,而且可有效降低芯线套3与内衬管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润滑效果,以及降低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4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变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式齿轮润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