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音标单词对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4502.9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6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钱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英霞 |
主分类号: | G09B19/06 | 分类号: | G09B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音标 单词 对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式音标单词对应装置,属音标教学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英语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科目,音标是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而一个音标并不只表示一个音素,双元音就是由2个音素组成的,相对于单元音来说。由2个音素构成的音标我们称之为双元音。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国际音标是英法两国学者创定的,主要适用于表注印。欧语言、非洲语言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它发表后,在欧洲语言学界比较流行。美国人多数仍用他们自己研究美洲印地安语的符号。汉语方言中的有些音,本表也不能包括。例如:普通话舌尖元音,就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增订的。吴方言中大多数腭化辅音是语音学家赵元任提出的。国际音标表内所定的声调符号只有分为高低的平、升、降和两个凹、凸调共8种,这对研究描写声调语言是不够的。赵元任提出了声调的“五度制调符”,称为“声调字母”,它适用于一切声调语言,已为国际多数学者所采用。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标为以成为常识。要掌握每一个国际音标的准确发音,见到一个音标符号就能准确认读发声,必须加强训练,加强实践练习。加强国际音标的读音训练,具体说应该做到这样几个方面。听音训练,学习国际音标需要认识48个音标,通过反反复复的听力练习,达到强化记忆。听音训练,如果有条件,可以多听老师朗读音标,也可以使用录音带反复听音,本课件中的每个音素,都可以循环倾听,强化记忆。模仿练习,学习国际音标的发音,要注意观察老师的 口型,观察发音部位的变化,主动模仿发音,初学可以对着镜子模仿练习,特别是元音发音的舌位高低,口腔开口度大小与音色关系十分密切,可以通过镜子观察口型上的区别,观察舌尖、舌面、舌叶的活动情况,比如u和o、i和e、e和ε等等,掌握准确口腔开口度,对于准确发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注意比较,比较有两个方面,一是音标本身发音特点的异同比较,分清特色,避免混淆,二是注意普通话音素和外语或方言音素音色的差异,例如普通话的音素[p]、[k]、[t]与英语中的音素、[g]、[d]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有效地认识到音素上的差异,从而准确发音。特别是要注意普通话音素和英语音素的差别,像[g]、[d]这些浊音音素,都是普通话音系中所没有的,初学不能把它们与普通话的一些辅音混为一谈。多动口,动口是加强实践的关键和核心,听音也好,模仿也好,比较也好,最终要归结到自己发音这一目标上来,所以勤动口是掌握国际音标发音的关键。俗话说,“三天不写手生,三天不念口生”,说的就是要加强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因此学习国际音标,要时时加强语音训练,勤动口,反复实践练习,在实践中比较,在实践中体会差别,做到熟能生巧,这样自然就掌握国际音标的发音了。
目前传统音标的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口述,学生凭借听觉进行记忆和理解,该过程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理解同时记忆效果非常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传统音标的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口述,学生凭借听觉进行记忆和理解,该过程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理解同时记忆效果非常差的问题,设计了旋转式音标单词对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旋转式音标单词对应装置,其结构包括:横梁、转轮、上旋转带、下旋转带、支柱、底座;横梁为C型结构,横梁两端与支柱上端面中心位置连接,所述支柱为圆柱形结构,横梁截面为圆形,支柱截面为圆形,支柱截面半径是横梁截面半径的2倍,横梁与支柱连接的端部部分为一段圆柱形结构,转轮为圆柱形结构轴心位置设有圆形通孔结构,转轮通过轴心位置圆形通孔安装在横梁端部,转轮端面与支柱上端面配合,转轮上下设有两个,横梁两个端部各设有两转轮,上旋转带套在位于上方的左右两个转轮的回转面上,下旋转带套在位于下方的左右两个转轮的回转面上,支柱底部端面与底座顶面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转轮回转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宽度大于上旋转带和下旋转带宽度,环形槽的槽深大于上旋转带和下旋转带的厚度。
所述支柱底部端面分别位于底座顶面的两端位置,底座为长方形板结构,底座四周侧面设有拔模斜度。
所述支柱上端面分别与横梁两端端面通过胶实现连接,支柱的轴线与横梁两端圆柱形结构轴线重合。
所述转轮轴线位置圆形通孔内径等于横梁端部圆柱形结构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英霞,未经钱英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4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