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喷淋塔除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44446.9 | 申请日: | 2015-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范德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喷淋塔 除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喷淋塔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和乙烯以及各种烃类有机污染物,目前对于治理该类有机废气通常采用催化燃烧法、活性碳吸附法、有机溶剂吸收法、冷凝法等。
催化燃烧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有机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迅速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达到治理的目的。然而现时采用的催化剂要么价格昂贵,要么其催化性能较差,难以推广应用。
活性碳吸附法在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中,吸附法应用极为广泛,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去除效率高,能耗低,工艺成熟,易于推广实用等特点。但当废气有胶料物质或其它杂质时,吸附极度容易失效。吸附法主要用于低浓度高通量的有机废气净化。
有机溶剂吸收法是通过有机溶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吸收,然而,采用有机溶剂吸收法通常会遇到难以将有害物质分离的难题,这就使得有机溶剂难以循环利用,增加废气的处理成本。
冷凝法只能分离常温下液相的有害物质,其适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喷淋塔除臭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喷淋塔除臭装置,包括通过风管依次相连的初效过滤器、离心风机和微生物喷淋塔,所述微生物喷淋塔包括至少一层填料层和循环喷淋系统,所述填料层包括附着有微生物的填料以及用于支承填料的多孔支承板;所述循环喷淋系统包括有安装于填料层上方的带喷头的喷淋管、设置于微生物喷淋塔底部的废水收集箱以及用于将废水提升至喷淋管中的循环水泵。
进一步,所述的填料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材质。
进一步,所述微生物喷淋塔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观察微生物喷淋塔内部的观察口,并在微生物喷淋塔上搭建有检测平台。
进一步,各所述填料层下方均安装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喷淋塔除臭装置,在处理废气时,先通过初效过滤器去除废气中悬浮颗粒,避免悬浮颗粒聚集在微生物喷淋塔中,影响微生物喷淋塔的正常使用然后利用微生物喷淋塔分解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喷淋塔的填料层中装载有可供微生物附着的填料,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受喷淋管喷淋后溶于水中并落到填料层中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同时有机污染物也作为微生物的养料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位于上层的填料层通过多孔支承板将废水排到下一层填料层中使其受进一步分解,废水最终会落到废水收集箱中并由循环水泵将其抽提至喷淋管中,使废水在微生物喷淋塔中不断地上下循环并且在其循环过程中净化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喷淋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支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管的分布图。
其中,1为初效过滤器,2为离心风机,3为微生物喷淋塔,31为填料层,311为填料,312为多孔支承板,313为支架,32为喷淋管,321为喷头,33为废水收集箱,34为循环水泵,35为观察口,4为检测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微生物喷淋塔3除臭装置包括有通过风管依次相连的初效过滤器1、离心风机2和微生物喷淋塔3,其中初效过滤器1能过滤废气中5μm 以上尘埃粒子,防止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入微生物喷淋塔3中影响微生物喷淋塔3的正常使用。离心风机2可有助于风管畅通,同时有助于对废气冷却。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微生物喷淋塔3的进气口设置在下侧,其出气口设置在顶部,在微生物喷淋塔3的内部沿径向设有四层上下分布的填料层31,废气在进入微生物喷淋塔3后必需要穿过该四层填料层31才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4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燃烧废气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一种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