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43931.4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秦;张亚敏;马新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血糖 安全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
背景技术
病人在检测血糖时,首先要使用酒精对患者指尖进行消毒,之后使用采血针将消毒后的指尖皮肤扎破,使其渗出一滴血液并该滴血液擦去,接着从手指末端向之间挤压手指皮肤,使得在指尖创口处渗出血液,此时用试纸沾取刚渗出的血液,进而基于试纸上沾取的血液进行血糖监测。
现有技术中,在扎破患者指尖皮肤时使用的采血针为弹性结构,具体来说,当采血针的弹性外壳被患者指尖挤压时,会向内收缩使得采血针露出,从而令露出的采血针尖端将患者指尖皮肤扎破。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采血针中的弹性模块由于内置弹簧的力度过于一致,使得在实际的采血过程中,针对不同大小的手指,由于对弹性模块的压力大小不一,这样采血针尖端露出的长度也不一致,会对病人之间造成深浅不一的创口;同时在采血过程中,病人手指无法长时间保持不动,一旦在采血时手指发生移动,容易使采血针将手指其他部分划伤,增加了病人的痛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所述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包括:
采血筒体,在所述采血筒体的外侧壁的缺口上设置有滑动的采血滑块,在所述采血筒体内设置有采血针,在所述采血筒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上限位滑块和下限位滑块,所述采血滑块的末端位于所述上限位滑块与所述下限位滑块之间;
按压筒体,在所述按压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中嵌有按压滑块,所述按压滑块位于所述按压筒体内的表面设置至少两个柔性凸起;
所述采血筒体与所述按压筒体垂直连接。
可选的,所述采血滑块,包括:
位于所述采血筒体外侧壁上的第一采血滑块;
与所述第一采血滑块垂直固定的采血针座;
位于所述采血筒体内,固定在所述采血针座上的第二采血滑块。
可选的,所述采血针,包括:
固定在所述采血针末端的弹簧底板;
固定在所述采血筒体内侧壁上的弹簧挡板;
位于所述弹簧底板和所述弹簧挡板之间的弹簧。
可选的,所述采血筒体,包括:
在所述采血筒体与所述按压筒体相连的末端,设置有开放式的窗口;
在所述采血筒体远离所述按压筒体相连的端面,设置有圆弧性的顶盖。
可选的,所述按压筒体,包括:
在所述按压筒体远离所述采血筒体的一端,设置有柔性套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采血滑块带动采血针扎破手指指腹的皮肤,并且在按压滑块的辅助下,可以减少对病人手指的按压次数就可以得到足量的用于测量血糖的血液。能够减少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控制采血针伸出长度给病人留下深浅不一创口的缺陷,还可以防止在采血过程中因病人手指移动使得采血针将手指其他部分划伤带来的痛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血糖计的安全采血针包括:
采血筒体1,在所述采血筒体1的外侧壁的缺口上设置有滑动的采血滑块2,在所述采血筒体1内设置有采血针3,在所述采血筒体1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上限位滑块11和下限位滑块12,所述采血滑块2的末端位于所述上限位滑块11与所述下限位滑块12之间;
按压筒体4,在所述按压筒体4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41,在所述滑槽41中嵌有按压滑块5,所述按压滑块5位于所述按压筒体4内的表面上设置至少两个柔性凸起51;
所述采血筒体1与所述按压筒体4垂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