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507.X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王兴兴;申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冰 节能型 蒸发 冷却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大型的室内活动场所中,常用的制冷设备是机械制冷设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机械制冷设备虽然能够有效调节室内的温度,但在运行中却存在能耗较大的缺陷,为了响应国家大力推行的节能政策,通常在过渡季节时采用自然通风的供冷的方式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这样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但对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基本不具备调节功能,无法满足室内所需的温度精度范围。
蒸发式冷气机相对于机械制冷设备而言,其能耗较低;而且蒸发式冷气机采用的冷却介质是水,不会污染大气。基于蒸发式冷气机的优势,使得蒸发式冷气机在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然而在冬季,特别是在一些非常寒冷的地区,蒸发式冷气机内循环水箱中的水会出现结冰现象,这就会影响空气的加湿效果给冬季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利用光伏驱动发电驱动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运行,节省了电能;利用回风预热换热盘管中的冷水,防止因天气过冷造成淋水在填料上结冰,保证冬季干燥空气的加湿,确保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全年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包括有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和光伏驱动装置,蒸发冷却空调机组通过风管网与房间内设置的回风出口、静压箱连接;
回风出口内设置有排风送风机;
光伏驱动装置,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依次与控制器、逆变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连接;逆变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排风送风机、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包括有机组壳体,机组壳体顶壁上设置有回风入口,机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送风口,机组壳体的每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新风入口;在机组壳体内,靠近每个侧壁上的新风入口处都设置有一个植物纤维填料,每个植物纤维填料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布水器,多个植物纤维填料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循环水箱,多个植物纤维填料围成一个风道;风道内的上部靠近回风入口处设置有换热盘管,风道内的下部靠近送风口处设置有纤维过滤网;换热盘管的进水端通过供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换热盘管的出水端分别与多个布水器连接。
布水器由布水管和多个均匀设置于布水管上、面向下喷淋的喷嘴组成。
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通过导线与逆变器连接。
回风入口通过回风管与排风管连接,排风管的一端与房间内设置的回风出口连接,排风管的另一端与室外连通;送风口通过送风管与静压箱连接。
送风口内设置有与逆变器相连的送风机。
送风机采用的是轴流风机。
回风管上设置有蝶阀。
静压箱的箱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口。
喷射口为球形喷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内分别设置有光伏驱动装置和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其中的光伏驱动装置能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作为原动力供给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减少了火力发电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中,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充分利用新风和回风,通过将新、回风混合,充分利用了回风中的能量,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
3)本实用新型的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冬季运行时,利用回风预热盘管中的冷水,防止因天气过冷造成淋水在填料上结冰,保证冬季干燥空气的加湿,使空气温湿度达到标准,从而保证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全年运行。
4)本实用新型的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中,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内部设置有纤维过滤网,可以对经过填料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一步过滤,增加了送风空气的洁净度。
5)本实用新型的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中设置静压箱,采用球形喷口送风,保证了送风射程,省去了室内送风管道的应用,节约了管材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结冰式节能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内光伏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