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378.4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元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田欣欣;李雪花 |
地址: | 102601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工业中的废水通常包括油、颗粒和水。在将废水注入注水井之前,通常需要将废水中的颗粒和其他杂质去除,以免影响注水井的寿命。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除砂器和立式罐作为废水中颗粒和水的分隔装置,然而立式罐的应用并不能将油有效地从废水中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废水处理系统,解决相关技术中立式罐的应用并不能将油有效地从废水中回收的问题。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卧式罐、接收管道、排泄管道和水泵;多个所述卧式罐间隔排列且首尾连通,其包括始卧式罐和终卧式罐,所述始卧式罐连接所述接收管道,所述终卧式罐连接所述排泄管道的一端,所述排泄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水泵,水泵连接到注水井;废水通过所述接收管道流入所述始卧式罐,经由多个卧式罐后废水中的颗粒、油和水由于密度不同而分离,所述水流入终卧式罐并通过水泵的作用流入排泄管道,进而流入注水室。
所述卧式罐的内部设有储水室,所述卧式罐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水室的油类回收口和颗粒回收口,油类回收口和颗粒回收口不用时由密封盖密封。
所述卧式罐的长度至少为其高度的3倍;优选地,所述卧式罐的长度范围为10~15m,高度范围为3~5m,宽度范围为3~5m。
所述卧式罐的一端设有入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在卧式罐一端的位置高度与出水口在卧式罐另一端的位置高度相等;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高度范围为0.5~1m。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罐由支撑结构支撑,所述支撑结构与卧式罐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始卧式罐通过所述接收管道连接有过滤废水中的砂砾的除砂器和运送废水到所述除砂器的运输装置。
废水处理系统运作时,废水通过运输装置引入废水处理系统,所述运输装置连接接收管道并通过接收管道将废水排到除砂器;通过除砂器的部分废水通过入水口流入始卧式罐,填充储水室直到达到出水口的高度后通过出水口流入其余卧式罐。为控制储水室中废水的高度,所述始卧式罐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位于运输装置和除砂器之间的开关阀;与此相似地,所述终卧式罐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位连接终卧式罐的开关阀;所述终卧式罐内进一步设有高水位传感器,所述高水位传感器用于在终卧式罐内的水位达到预定值时打开开关阀。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通过卧式罐、接收管道、排泄管道和水泵的设置,使废水在多个卧式罐中流动时实现颗粒、油和水的分离,并进一步通过油类回收口有效地对所述油进行回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卧式罐安装在支撑结构上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废水处理系统;102-注水井;104-卧式罐;106-水泵;108-导管;108a-接收管道;110-
第一端;112-第二端;114-侧壁;116-储水室;118-长度;120-高度;122-宽度;124-入
水口;126-出水口;128-油类回收口;132-颗粒回收口;130-密封盖;134-支撑结构;136-
除砂器;138-运输装置;140、144-液位传感器;142、146-开关阀;148-高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创造的废水处理系统100,如图1所示,用于将废水注入注水井102中,包括卧式罐104和水泵106,多个卧式罐104通过导管108首尾连通。废水被引入所述卧式罐104后,废水中的水、油和颗粒在卧式罐104中分开,其中水通过水泵106流到注水井102,油和颗粒留在卧式罐104中并定期被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元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元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园区企业净水监测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上盖扣接于下座的气压泵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