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建筑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064.4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鸣 |
主分类号: | E04G5/08 | 分类号: | E04G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建筑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建筑脚手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的建设与维修,如高度过高,均须使用脚手架来登高进行,而脚手架除了撑高的架体外,架体上还设有行走的踏板,目前踏板主要为金属板体一体弯折而成,这种金属板体一体弯折出的踏板,必须使用大型加工机械完成,加工门坎高,虽无须焊接,但强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强型建筑脚手架,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强型建筑脚手架,包括脚手架踏板,所述脚手架踏板具有一横向、一纵向及一轴向,所述脚手架踏板包括:二横杆及多个纵杆;所述横杆为配合脚手架踏板的横向设置,所述各横杆的二端设有一扣合部;所述纵杆具有至少一横向及一轴向的二平面,至少一平面上设有间隔凸出的凸部,以及相对凸部呈现不等高的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同横向或轴向设置,所述纵杆以纵向设置,二端通过焊接与所述横杆固定。
所述横杆为圆形管体,所述纵杆的轴向平面二端设有切圆槽,通过所述切圆槽配合所述圆形管体的横杆。
所述脚手架踏板还包括多个横板,所述横板为长板体,所述横板设置于所述纵杆对称的凹部上,并通过焊接完成固定,使所述横板同时被所述凸部限位又填补所述凹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通过纵杆设置至少二平面,且在至少一平面上设间隔凸出的凸部,以及相对凸部呈现不等高的凹部,利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对所述横杆形成一加强功能,使所述脚手架踏板能承受更佳的重量,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通过纵杆设置至少二平面,且在至少一平面上设间隔凸出的凸部,以及相对凸部呈现不等高的凹部,再通过横板二端设置于所述二横杆对称的凹部结合固定,使横板二端同时被所述凸部限位又填补所述凹部位置,使横板二端形成二次加强,具有更佳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的组合正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的组合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建筑脚手架,包括脚手架踏板A,所述脚手架踏板A具有一横向A1、一纵向A2及一轴向A3,所述横向A1与纵向A2及轴向A3的夹角为九十度,其包括:二横杆10、多个纵杆20及多个横板30。
所述横杆10为配合脚手架踏板A的横向A1设置,为圆形管体,所述各横杆10的二端设有一扣合部11,用以固定在脚手架上。
所述纵杆20具有至少一横向A1及一轴向A3的二平面21,至少一平面21上并设有间隔凸出的凸部22,以及相对凸部22呈现不等高的凹部23,利用所述凸部22与所述凹部23对所述横杆10形成一加强功能,所述凸部22与所述凹部23同横向A1或轴向A3设置,所述纵杆20的轴向A3平面21二端设有切圆槽24,通过所述切圆槽24配合所述圆形管体的横杆10,所述纵杆20以纵向A2设置,二端通过焊接与所述横杆10固定。
所述横板30为长板体,所述横板30设置于所述纵杆20对称的凹部23上,并通过焊接固定,使横板30同时被所述凸部22限位又填补所述凹部23位置,使横板30形成二次加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通过纵杆20设置至少二平面21,且在至少一平面21上设间隔凸出的凸部22,以及相对凸部22呈现不等高的凹部23,利用所述凸部22与所述凹部23对所述横杆10形成一加强功能,使所述脚手架踏板A能承受更佳的重量,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踏板通过纵杆20设置至少二平面21,且在至少一平面21上设间隔凸出的凸部22,以及相对凸部22呈现不等高的凹部23,再通过横板30二端设置于所述二横杆10对称的凹部23结合固定,使横板30二端同时被所述凸部22限位又填补所述凹部23位置,使横板30二端形成二次加强,具有更佳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鸣,未经张晓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安全防护栅栏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安全工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