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062.5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辉;赵红良;黄金栋;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圣普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表 外置 断路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国家供电网络的智能控制,2015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技术规范,在现有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中,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基本上采用永磁体与霍尔元件的结构,不便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内部空间占用大,控制精确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便且精确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反馈信号电路及控制信号电路;
该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9、二极管D10、三极管G2及三极管G3,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机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9的输入端连接,该二极管D9的输出端与三极管G2的输入端连接,该三极管G2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机的输出端还与二极管D10的输入端连接,该二极管D10的输出端与三极管G3的输入端连接,该三极管G3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反馈信号电路包括能感应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输出端是否有电的反馈信号输入端、全桥D5-8、光电耦合器OC3及单向可控硅SCR,该反馈信号输入端与全桥D5-8的输入端连接,全桥D5-8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OC3及电源负极依次串联,全桥D5-8的输出端还与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端串联;
控制信号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全桥D1-4、光电耦合器OC1及光电耦合器OC2,信号输入端、全桥D1-4、光电耦合器OC1及电源负极依次串联,信号输入端还与光电耦合器OC2及电源负极依次串联。
优选为,所述的反馈信号电路还包括有电阻R7,该电阻R7串联于反馈信号输入端与全桥D5-8的输入端之间。
优选为,控制信号电路还包括电容C、电阻R1及电阻R2,电容C的两端分别与全桥D1-4及电源负极连接,电阻R2串联于全桥D1-4及光电耦合器OC1之间,电阻R2的两端并联于电容C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控制电路便于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占用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内部空间小,控制精确较高,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反馈信号电路及控制信号电路;
该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9、二极管D10、三极管G2及三极管G3,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机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9的输入端连接,该二极管D9的输出端与三极管G2的输入端连接,该三极管G2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机的输出端还与二极管D10的输入端连接,该二极管D10的输出端与三极管G3的输入端连接,该三极管G3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反馈信号电路包括能感应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输出端是否有电的反馈信号输入端、全桥D5-8、光电耦合器OC3及单向可控硅SCR,该反馈信号输入端与全桥D5-8的输入端连接,全桥D5-8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OC3及电源负极依次串联,全桥D5-8的输出端还与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端串联;
控制信号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全桥D1-4、光电耦合器OC1及光电耦合器OC2,信号输入端、全桥D1-4、光电耦合器OC1及电源负极依次串联,信号输入端还与光电耦合器OC2及电源负极依次串联;
其中光电耦合器OC1与三极管G2之间连接有三极管G1,三极管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于光电耦合器OC1与三极管G1之间,该电阻R3提供三极管G1偏流;单向可控硅SCR与信号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4,该电阻R4提供单向可控硅SCR维持电流;电阻R5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正极及三极管G3连接,电阻R5提供三极管G3偏流;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正极及三极管G4连接,电阻R6提供三极管G4偏流。
优选为,所述的反馈信号电路还包括有电阻R7,该电阻R7串联于反馈信号输入端与全桥D5-8的输入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圣普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圣普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信息管理装置
- 下一篇:链式电网备自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