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烟气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2152.2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韶鹏;叶帅;严良文;陈善超;余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4F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烟气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兼作为燃气排放装置的多功能抽油烟机,应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居家生活中,煤气和天然气已经成为人们做饭、取暖使用的重要燃料,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输气管道老化和灶具的问题,经常导致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煤气和天然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具有无色无味等特点。对于一些年老者和夜晚熟睡的人们来讲,一旦发生燃气泄漏,很难及时发现,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现在居家生活中虽然安装了一些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但是这种装置仅仅起到报警功能,泄漏的燃气仍无法迅速排出,如果家中无人,依然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现有抽油烟机的开关多为手动控制,无法根据室内是否存在燃气自动打开和关闭抽油烟机,自动化程度低,使用不方便。另外,一旦遇到停电问题,报警装置和抽油烟机都无法工作,同样会造成危险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烟气排放装置,由太阳能和市电互补供电,根据室内是否存在燃气,自动开启电铃和抽油烟机,实现报警和迅速将室内泄漏燃气排出的功能,安全可靠。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烟气排放装置,由市电接口和抽油烟机组成,经由市电接口向抽油烟机供电,智能控制系统与抽油烟机信号连接,智能控制系统由气敏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控制继电器组成,气敏传感器安装在设有燃气装置的房间内,气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继电器向抽油烟机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还与电铃信号连接,微处理器还通过控制继电器控制电铃进行铃声报警,还设有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成,由光伏控制器控制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输入蓄电池储存,再由蓄电池向各电气器件供电,蓄电池和市电接口形成并联供电电路,通过微处理器的控制并联供电电路进行光伏供电和市电供电的双模式切换供电,分别向抽油烟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各电子器件和电铃供电。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光伏控制器的电路系统中设有蓄电池防过充保护电路模块。
作为本发明上述方案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光伏控制器的电路系统中设有防止蓄电池电流倒流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1. 本实用新型智能烟气排放装置的蓄电池、市电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实现市电互补功能,保证双重供电,即使在市电意外停电的情况下,该套装置依然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该实用新型的安全可靠性;
2. 本实用新型智能烟气排放装置在燃气发生泄漏时,其电铃会自动报警,提醒人们查明燃气泄漏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同时,抽油烟机自动启动,将室内泄漏燃气迅速排出,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3. 本实用新型智能烟气排放装置能太阳能和市电互补供电,实现冗余系统安全控制,能够使用绿色能源,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智能烟气排放装置的电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一种智能烟气排放装置,由市电接口4和抽油烟机9组成,经由市电接口4向抽油烟机9供电,智能控制系统与抽油烟机9信号连接,智能控制系统由气敏传感器6、微处理器5和控制继电器7组成,气敏传感器6安装在设有燃气装置的房间内,气敏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微处理器5通过控制继电器7向抽油烟机9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7还与电铃8信号连接,微处理器5还通过控制继电器7控制电铃8进行铃声报警,还设有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1、光伏控制器2和蓄电池3组成,由光伏控制器2控制将太阳能电池板1产生的电能输入蓄电池3储存,再由蓄电池向各电气器件供电,蓄电池3和市电接口4形成并联供电电路,通过微处理器5的控制并联供电电路进行光伏供电和市电供电的双模式切换供电,分别向抽油烟机9、智能控制系统的各电子器件和电铃8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2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热泵房间温度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下端开口的加厚型采暖炉炉篦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