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42115.1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8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23 | 分类号: | B08B9/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清理装置原设计在台车上装有5个限位开关,分别用来控制台车在不同位置喷枪打开时间及台车的速度变化,控制系统较复杂,且投用后由于限位开关被水长时间浸泡以及电缆被涂料层层糊死,导致限位损坏频繁及电缆老化快,给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后限位1、中间限位2、前限位3、喷水枪4、运管台车5、前感应块6、后感应块7、纵向轨道8、横向轨道9,后限位1、中间限位2、前限位3依次顺序安装在墙体上,方向沿纵向轨道8方向,前感应块6安装在运管台车5的前端左侧,后感应块7安装在运管台车5的后端左侧,喷水枪4安装在运管台车5右侧空间,对准纵向轨道8。
所述运管台车5的后端与后限位1对齐,这时运管台车5的前端到喷水枪4的垂直距离等于后限位1到中间限位2之间的距离。
所述前限位3到喷水枪4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运管台车5上的铸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依托于现有成熟的控制技术,采用控制器PLC,以及前、中、后限位、前后感应块,实现了对铸管清洗的一键式控制,相比以往简化了装置的结构,简化了操作,同时由于运管台车5的前端到喷水枪4的垂直距离等于后限位1到中间限位2之间的距离,以及前限位3到喷水枪4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运管台车5上的铸管的长度等距离长度的限制,实现了对喷水枪4的开关的及时的控制,充分的节约的水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清理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后限位1、中间限位2、前限位3、喷水枪4、运管台车5、前感应块6、后感应块7、纵向轨道8、横向轨道9,后限位1、中间限位2、前限位3依次顺序安装在墙体上,方向沿纵向轨道8方向,前感应块6安装在运管台车5的前端左侧,后感应块7安装在运管台车5的后端左侧,喷水枪4安装在运管台车5右侧空间,对准纵向轨道8;
运管台车5用于承载铸管,在纵向轨道8上来回运动,在横向轨道9上横向移动(因水清理工位前有冷却工位,水清理工位后有外抛丸工位及后续整理工位等,且运管台车5是在冷却工位、水清理工位以及外抛丸工位等四个工位之间工作,故横向轨道9的作用是供运管台车5横向移动所用);喷水枪4用于冲洗运管台车5上的铸管;后限位1、中间限位2用于检测后感应块7,前限位3用于检测前感应块6;
初始状态下,运管台车5的后端与后限位1对齐,这时运管台车5的前端到喷水枪4的垂直距离等于后限位1到中间限位2之间的距离,前限位3到喷水枪4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运管台车5上的铸管的长度;
运管台车5由电机驱动,当电机打开后,台车启动快速前进,当后中间限位2检测到感应块7后,运管台车5的速度转为低速(由于运管台车5的前端到喷水枪4的垂直距离等于后限位1到中间限位2之间的距离,这时运管台车5的前端(即铸管的前端)刚好到达喷水枪4的位置),同时喷水枪4开启,开始冲洗铸管承口,经过3~8秒的冲洗后,开始冲洗铸管管身,当前限位3检测到前感应块6后(由于前限位3到喷水枪4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运管台车5上的铸管的长度,这时运管台车5的后端,即铸管的后端刚好到达喷水枪4的位置),喷水枪4停止喷水,同时运管台车5改为快速倒退,当后限位1检测到后感应块7后,运管台车5转为低速后退,以对正轨道,完成一次铸管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依托于现有成熟的控制技术,采用控制器PLC,以及前、中、后限位、前后感应块,实现了对铸管清洗的一键式控制,相比以往简化了装置的结构,简化了操作,同时由于运管台车5的前端到喷水枪4的垂直距离等于后限位1到中间限位2之间的距离,以及前限位3到喷水枪4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运管台车5上的铸管的长度等距离长度的限制,实现了对喷水枪4的开关的及时的控制,充分的节约的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2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IT智能灭火通风柜
- 下一篇:一种含金属产品筛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