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41959.4 | 申请日: | 2015-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3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小锋 |
| 主分类号: | F24H9/16 | 分类号: | F24H9/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具体是指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大部分储水式电热水器都设有排水结构,这主要是为了排水、清理内胆中的污垢和清洗内胆,以及维护内胆中的镁棒。当前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的安装方式不合理,如中国专利号为201420579750.4的电热水器排水结构,它是在出水套管和内胆上设置螺纹,然后通过转动出水套管来安装连接的,由于阀门的某个特定面(比如操作开关或者与消费者交互界面)是与出水套管一体的,在转动出水套管的过程中阀门会随着一起转动,当扭紧后很容易出现其特定面不在使用者所需要的位置, 这时就不方便操作控制开关来开、关阀门或者消费者观看交互界面,如果将其特定面调正到所要的位置就会出现出水套管没有锁紧而易漏水的情况,这时往往又要重新拧出出水套管来再重新安装,这种需要反复拆装出水套管才能在扭紧安装的同时使其特定界面刚好在所要位置的排水结构,导致出水套管的安装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简单、快捷的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包括内胆、一端插入到内胆的出水口内的出水套管、设在出水套管另一端上的阀门、设置于内胆里的镁棒和螺柱、以及安装固定在出水套管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和出水套管内壁之间的通道构成了轴向出水通道;所述的螺柱一端与镁棒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固定到支架上;在所述的出水套管上设有凸台,在所述的凸台和阀门之间的那段出水套管上套接有活动螺母,在所述内胆的出水口上设有与活动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
在对上述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凸台与内胆出水口之间的那段出水套管上设有密封圈。
在对上述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活动螺母的中空孔的竖截面呈倒“凸”字型。
在对上述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阀门是机械阀门或电子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它在凸台和阀门之间预先安装了活动螺母,这样在安装出水套管时,就可以先摆动阀门使其特定界面定位到使用者所要的那个位置,然后通过转动活动螺母来使出水套管与内胆固定连接,可以看出在整个安装的过程中,转动的是活动螺母而阀门在定好方向后是不动的,这样在完成安装后阀门的特定界面就刚好是使用者所要的那个位置,而不需要再去调整了,因此它的结构合理、安装简单、快捷。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局部I的放大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热水器的排水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内胆1、一端插入到内胆1的出水口12内的出水套管2、设在出水套管2另一端上的阀门3、设置于内胆1里的镁棒4和螺柱5、以及安装固定在出水套管2上的支架6;所述支架6和出水套管2内壁之间的通道构成了轴向出水通道23,以使内胆中的水经该通道进入到阀门后排出去,可以看出,出水通道23是设在出水套管2的轴向方向上而不是侧壁上的;所述的螺柱5一端与镁棒4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固定到支架6上;在所述的出水套管2上设有凸台21,在所述的凸台21和阀门3之间的那段出水套管2上套接有活动螺母7,在所述内胆1的出水口上设有与活动螺母7相匹配的外螺纹1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将出水套管2对着水胆1的出水口插入去,直至被凸台21挡住为止,接着调整好阀门3所需要的方向,调好后定住不动,然后转动扭紧活动螺母7,这样凸台21就卡紧在内胆1的出水口12和活动螺母7之间了,使得出水套管2固定连接在内胆1上;由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将阀门的特定界面定位到使用者所要的那个位置,然后通过转动安装在出水套管2上的活动螺母7来使出水套管2与内胆1固定连接的,因此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转动的是活动螺母7而阀门在定好方向后是不动的,这样在完成安装后阀门的特定界面的方向就刚好是到使用者所要的那个位置,不需要去调整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安装简单、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所述凸台21与内胆出水口12之间的那段出水套管2上设有密封圈22;可以防止出水套管出现漏水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小锋,未经邱小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1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