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拽钢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1583.7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7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3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拽钢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电气作业中预埋电线管内穿电缆线辅助使用钢线的拽钢线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会为后续结构及工艺施工预先埋设电线管,以便电缆线从预埋电线管中穿过与电缆桥或设备连接,不在明处走线,有利于施工后的环境整洁美观。在拐角处需要铺设弯管,形状多为“L”或“U”形。电缆线一般较软很难直接从预埋电线管中穿过,通常先将较硬的钢线穿过预埋电线管,作为电缆线的引线使用,将电缆一头与钢线捆绑,在预埋电线管管口另一侧牵拽钢线引导电缆穿过预埋电线管,而在其过程中可能会因预埋电线管管径余量不足,或管线过长,或转弯拐角过多等原因使阻力增大,造成穿线牵拽困难。因钢线过细,通常工人师傅们使用钳子,用钳口咬住钢线,将钢线缠在木棍或钢管上,方便发力牵拽。存在着如下缺陷:
1.用钳口拽钢线易使钢线断裂,可能伤害到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2.用木棍、钢管等与钢线打结易使钢线损坏不能再次使用,不经济,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电气作业中预埋电线管内穿电缆线辅助使用钢线的拽钢线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使钢线(电缆线)快速穿过预埋电线管,省时省力,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拽钢线器,包括拽钢线器本体、弹簧、棘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拽钢线器本体为一体结构,左端设有把手,右端锥形中空腔体内设有相互啮合的两排棘齿;所述两组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拽钢线器本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排棘齿上。
所述拽钢线器本体右端开有槽口。
所述弹簧自然状态下,两排棘齿自然啮合,放入钢线弹簧被压缩,两排棘齿张开,其间距可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使钢线(电缆线)快速穿过预埋电线管、省时省力,钢线可重复使用、成本低;
2)两排棘齿之间间距可调节,可适用各种不同尺寸规格的钢线或铁线、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拽钢线器本体 2-弹簧 3-棘齿 4-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拽钢线器,包括拽钢线器本体1、弹簧2、棘齿3,所述拽钢线器本体1为一体结构,左端设有把手,便于发力,且消除安全隐患,右端中空腔体内设有相互啮合的两排棘齿3,所述两组弹簧2的一端固定在拽钢线器本体1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排棘齿3上。
所述拽钢线器本体1右端开有槽口4,为半开放式结构,方便钢线的放入和取出。
所述弹簧2自然状态下,两排棘齿3自然啮合,放入钢线弹簧2被压缩,两排棘齿3张开,其间距可调,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钢线。
非工作状态时,在弹簧2作用下,两排棘齿3自然啮合;工作时,把该拽钢线器放置在预埋电线管管口处,将钢线从槽口4放入,弹簧2被压缩,两排棘齿3张开将钢线锁紧,操作者手握把手向左拉,拉力越大啮合力越强,拽出0.5米左右后向回推,两排棘齿3松开,钢线退出,串动拽钢线器,重复上述动作直至电缆线被拽出预埋电线管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1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线固定装置
- 下一篇:35kV线路直线杆导线推伸固定器